【熱點概述】
不文明養犬給群眾帶來的困擾,由來已久.小區散步,一不留神踩上寵物狗的糞便;犬吠聲大,鄰居不堪其擾;不拴狗繩,驚嚇到兒童,等等。諸如此類因不文明養犬引發的不快,很多人都遭遇過。偶爾,小麻煩還會升級為激烈的沖突。不久前,一位年輕媽媽因驅趕未拴繩的犬只,被狗主人毆傷,更是讓不少人感到憤怒。養犬中出現的一些不文明現象,和規則意識不足、管理缺位有關。做到文明養犬,需要在這些方面下功夫。浙江杭州整治不文明養犬,不在規定時間段內遛狗,或縱容寵物狗隨地排泄不及時清理的,將面臨罰款;江蘇連云港警方發布城區養犬規范,出門要拴狗鏈,長度不超過2米;多地出臺《文明養犬倡議書》,呼吁文明規范養犬……近日,各地對不文明養犬行為進行整治,回應群眾對涵養社會文明、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期待。
【模擬命題】
請根據材料所反映的舉措,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答案】
各地出臺規定整治不文明養犬,一方面反映養犬問題頻出,另一方面也凸顯出政府號召文明養犬的決心。應該積極宣揚和落實到位。
現目前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都有養寵物的習慣,雖然給家庭增添了很多樂趣,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一方面是社區的環境衛生問題;如影響居民的休息;不拴狗繩,驚嚇到兒童。另一方面是有的小麻煩還會升級為激烈的沖突。不利于和諧社區的建立。
因此,多地出臺的文明倡議書一方面是,讓居民的養犬行為有了制度上的規范,有法可依。同時也喚醒大家文明養犬的意識。另一方面反映出城市治理體系的“密度”,管理的“精度”。當然,也能夠很大程度上約束養犬人的不文明養犬行為。
但是我們還得認識到僅僅靠倡議書和行政命令的方式可能還存在著各地規定細則不一,監督難度較大,以及《倡議書》僅僅限于倡議,約束力弱,效果不佳的問題。
所以在此基礎之上我認為還應該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綜合治理:
第一,疏堵結合,協同提升社會治理的效能。比如在遛狗密集的場所,每隔一段路設置寵物排便區或糞便收集袋,提供必要的方便,同時也能形成一種督促。
第二,完善監督手段,拓展監督渠道,積極引入群眾和社會監督。
第三,多種渠道宣傳,社會范圍全覆蓋,增強大家文明養犬意識。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