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
在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身上,普遍存在著“勞動合同簽訂率低、社會保險參與率低、工資水平總體偏低”與“工傷及職業病多、加班多、勞動爭議多”現象,對于上述“三低”與“三多”現象,你認為原因是什么?應該如何解決?
【參考答案】
第一問:
80后、90后新生代農民工與老一輩的農民工有所不同,他們的文化程度相對比較高,喜歡接受新鮮事物,更渴望以智力而不是體力在城市生存。但實際上他們與老一輩的農民工面臨同樣的問題,由于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他們在城市的工作和生活依舊充滿不確定性,“三低”與“三多”由此產生。
第一,新生代的農民工多從事第三產業或低端產業的服務工作性和操作性工作,其工資水平總體仍然是偏低的,一些甚至沒有勞動保障。加之這一群體流動性很大,致使他們忽視長遠利益,為增加收入而放棄參加社保,甚至不簽訂勞動合同。
第二,農民工從事的大部分是臟、苦、累、險一類的職業,風險度高,工作時間,再加上在工作安全防護方面的漠視,導致農民工中工傷和職業病問題較為突出。另外,由于沒有簽訂勞動合同,其合法權益也得不到保障。不過,雖然產生的勞動爭議多,但從側面也表明越來越多的新生代農民工懂得利用法律來為自己維權。
第二問:
對新生代農民工而言,他們更渴望體面勞動、尊嚴生活。如果聽任“三低三多”大行其道,必將嚴重擠壓他們的個體發展空間,剝奪其參與社會競爭的能力。要想有效解決這個問題,需要農民自己、政府、社會共同努力。
第一,新生代的農民工要認真面對自己的現狀,多學習,特別注重在工作中學習,要不斷的完善自身的能力,努力改變自己的就業空間。
第二,政府和社會要共同努力,加強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滿足新生代農民工在職業發展上的訴求,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發展機會,最終改善他們的收入狀況。
第三,政府要逐步制定、完善相關保障制度。近年來,我國下了大力氣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然而,維權的同時,如何讓他們融入城市,被城市所接納成為了一個大課題。對新生代農民工而言,他們的思維和價值取向更趨向于現代文明和城市文化,只有打破制度限制,讓他們共享發展成果,尤其是一些最基本的社會服務,才能讓他們更有歸屬感和幸福感。
總之,只有通過一系列社會制度和政策的創新,讓新生代農民工實現身份轉換,才能讓他們在城市找到“家”的感覺,找到融入城市的鑰匙。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