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考生來說,壓力危機類在最開始見到是最覺得棘手的,因為他要求的最佳思考時間較為短,而處理事情則要細致且周到。在這里為大家詳細講述一下這個題型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
公共衛生事件:
1.負責人第一時間趕赴現場,成立指揮組,統一組織。迅速啟動應急預案,發揮相關部門作用,分工合作,溝通協調。
2.以人為本,立刻進行傷員或病員的救治,千方百計挽救他們的生命,盡量讓他們脫離危險、恢復健康。同時展開觀察監測、搜尋其他傷員或病員,及時進行治療。
3.采取果斷措施,迅速調查病因,找出源頭,用最快的速度控制疫情,以免出現更多病員或傷員。
4.盡力安撫公眾情緒,及時發布消息,保證消息的客觀與準確。定期公開病情疫情防控信息,以防產生謠言,影響社會正常秩序。
5.以調查結果為依據,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嚴肅處理。
6.總結經驗和教訓,建立健全疫情防控體系和相關制度,加強質檢力量,進一步完善應急預案和相關措施。同時,可在群眾中推廣普及食品安全、衛生防疫等相關知識,提高群眾的安全和預防意識。
公共安全事件:
公共安全事件的處理大體上還是壓力危機的思路,但是和公共衛生有稍有不同:
1.相關部門及負責人要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平息群眾的情緒,聽取群眾訴求,有效控制局勢、平息事態。要堅持以人為本,慎用強制性措施。
2.真誠與群眾進行溝通,了解事情的原因以及群眾的需求。同時,通過媒體、發布會的形式,第一時間向外發布信息,澄清視聽。
3.站在群眾的立場上,以群眾利益為導向,對合理的訴求要積極采取措施予以解決,對不合理的要求要耐心細致的解釋說明,爭取群眾的理解和支持,依照相關政策進行解決。
4.對相關事件進行跟蹤了解,做好善后工作,防止群體性事件再次發生。
5.積極總結,工作中要深入到群眾,及時了解和解決他們的問題,建立良好的黨群、干群關系,加強群眾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法制宣傳教育,積極合理引導群眾的利益訴求,引導群眾正確認識自身利益及實現途徑,自覺維護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