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基本原則
必須堅持政府主導,落實政府責任。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保障文化民生的重要工作,涉及城鄉群眾的基本文化權益,政治性強,社會影響大。各級政府要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把公共文化建設放在文化發展繁榮的大局之中,放在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的大局之中,放在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大局之中,將之作為文化事業第一位的工作,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視、組織上加強領導、工作上強力推進、政策上全力支持、考核上有硬指標,使文化建設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五位一體”事業總體布局中凸顯應有的地位。
必須堅持深化改革,努力開拓創新。通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著力把握公共文化事業發展的規律、創新發展理念、破解發展難題,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管理創新、科技創新,加快形成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文化發展方式和發展機制。深化理論研究,深入研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理論內涵、發展路徑等重要理論問題;加強制度建設,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頂層設計”;從公共管理的角度,不斷改進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管理和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公共數字文化建設,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必須堅持統籌協調,推動科學發展。按照全面協調可持續的要求,依循“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基本路徑,建立長效發展機制。統籌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建設,推動文化事業全面繁榮、文化產業快速發展;統籌城鄉文化發展,加大對農村文化建設的幫扶力度,加強城鄉一體化建設;統籌區域文化發展,結合東、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實施不同的支持政策;統籌軟硬件建設,既要抓好設施網絡建設,又要狠抓管理和服務;統籌各方面文化資源,調動政府、社會組織、企事業單位等的積極性,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資源。
必須堅持依靠群眾,激發發展活力。人民是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二為”方向、“雙百”方針和“三貼近”原則,努力創造優秀的群眾文化精品。要引導群眾在文化建設中自我表現、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提高社區文化、村鎮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等建設水平,為人民提供廣闊文化舞臺。及時總結來自群眾、生動鮮活的文化創新經驗,推廣大眾文化優秀成果,不斷激發來自基層群眾的文化創造活力,讓文化創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在全社會營造鼓勵文化創造的良好氛圍。
當前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工作
進一步提高公共文化設施網絡建設水平,實現公共文化設施的有效覆蓋。進一步加大公共財政投入力度,統籌規劃和建設基層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加大地市級 “兩館”建設力度,努力完善城鄉基層文化設施網絡。以服務人口為依據,完善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標準。加強社區公共文化設施建設,把社區文化中心建設納入城鄉規劃和設計。要繼續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建設和改造文化服務設施網絡。完善面向婦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的公共文化服務設施。
進一步統籌整合文化資源,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管理創新。以創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為平臺和抓手,促進公共文化資源的共建共享。充分發揮公益性文化單位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骨干作用。繼續推動公共文化設施向社會免費開放,進一步提高服務效能。發揮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的積極性,增加公共文化服務資源。采取政府采購、項目補貼、定向資助等政策措施鼓勵各類文化企業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努力把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從文化系統的“內循環”轉變為市場的“大循環”。
進一步完善公共文化產品的創作和生產機制,豐富公共文化服務的內容。加強群眾文藝創作規劃和統籌,引導各級文化單位和文化企業創作生產優秀的公共文化產品。探索建立群眾文化需求的動態反饋機制,多提供適合群眾需要、對生產生活有指導作用的公共文化產品。鼓勵國家投資、資助或擁有版權的文化產品無償用于公共文化服務。建立公共文化資源提供平臺,通過政府購買版權,移植改編,把電影電視、舞臺藝術、出版物、文物資源等優秀文化產品無償提供給基層群眾使用。
進一步加強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項目建設,為基層群眾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服務。深入實施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在實現“村村通”的基礎上,推進數字服務進入家庭。到2015年,將工程建成資源豐富、技術先進、服務高效、覆蓋城鄉的數字文化服務陣地;加快數字圖書館建設進度,借助“三網融合”工程,實現全國公共圖書館資源的無障礙共享,向基層群眾提供個性化、多樣化的數字圖書館服務;推進公共電子閱覽室建設,以未成年人、進城務工人員等弱勢群體為重點服務對象,將公益性電子閱覽室建設成為文明健康、安全、方便的上網場所。
進一步加大公共文化建設經費、人才和立法保障力度,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長效機制。在經費方面,推動各級財政加大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投入,保證公共財政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增長幅度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增長幅度。在隊伍方面,完善機構編制、學習培訓、待遇保障等政策,吸引優秀文化人才服務基層。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形成專兼職結合的基層文化隊伍。在立法方面,加快推進《公共圖書館法》、《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立法步伐,爭取早日形成比較健全的公共文化法律法規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