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at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蘆山地震救援,再次見證了眾志成城的“中國精神”,也彰顯了蓬勃生長的志愿精神。網上網下、災區內外,許多志愿者以自己的愛心和行動,成為抗震救災的重要力量。與此同時,也出現一種現象,由于各地志愿者紛紛趕往災區,使得道路成為稀缺資源。這也促使我們思考,志愿精神如何才能發揮更大作用?
災難面前,需要凝聚社會各界的力量。志愿者身上道德熱情和行動力量的釋放,是支撐一個民族不屈前行的可貴財富,也是對政府救援的有效補充。從汶川到蘆山,一次次砥礪磨練,人們對志愿者工作有了更多了解,認識也逐步走向深化。這項工作既需要飽含熱情和力氣的“熱心人”,更需要專業的態度和技能。唯有二者結合,才能把好鋼用在刀刃上,讓拳拳愛心轉化為強大合力。
抗震救災是一項綜合工程。不僅包括近距離支援,也包括遠程支持;不僅包括物理重建,也包括心理重建。只有因地制宜,講求實效,才能帶給災區群眾最貼心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