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年的考題中,我們發現,情景模擬題一般分為一對一模擬和一對多模擬。那么這兩種題型與傳統的題型相比,考核的要素除了言語的要求之外,還需要對考生的非語言有著更多的考察,比如眼神、動作等,對言語的要求較其他題型相比也要求更高,在情景模擬中要求根據具體的身份要求不同的語氣、語言表達等。
第一,一對一模擬。通常要求考生模擬上下級或同級之間交流思想,說服對方,消除誤會,增進友誼,或者向上級匯報某個問題,還可能要求考生模擬與前來咨詢政策或反映情況的群眾之間如何讓展開對話。
第二,一對多模擬。通常考生以某一指定身份在公眾場合即興講話,講話背景可能是在會議上進行發言,也可能是有突發事件發生時,要求考生努力控制場面、解決問題。
我們發現情景模擬題,更能夠考查“職位匹配性”。情景模擬中,考生需要“扮演”的角色很多時候就是他要報考的崗位,題目中設置的情景往往是該崗位實際工作中最具有代表性或挑戰性的問題,重點考查考生在面臨與實際工作類似的問題和機遇時,是否能及時準確地對其進行分析、判斷,并作出科學的決斷。那么考官的考評要素主要是以下幾點:
第一,角色定位能力。
考生要對情景角色的言行舉止準確理解和把握,在深刻理解角色任務的基礎上迅速進入情景,按照題目要求采取相應行為。當題目中出現“請將考官當作某某,現場模擬一下”這樣的表述,也就是需要考官當成情景中的其他角色時,考生一定要有意識地快速進行角色轉化,在精神狀態、思考問題方式、成為措辭、溝通的口吻,以及與考官對話的語調語氣等方面與情景設置的身份相匹配。
第二,舉止儀表
在情景模擬中的言談舉止是否符合角色及情景要求,說話的內容,語氣聲態及伴隨說話時的表情、動作等是否符合談吐禮儀規范。
第三,解決問題能力
重點考查考生在面臨與實際工作類似的問題和機遇時,思維是否敏捷,是否能有效控制情緒和應對突發事件,及時準確地對問題進行分析、判斷,能否有計劃地通過組織協調、科學決斷,將問題合理解決。
第四,人際溝通能力
考官會根據考生的溝通方式和技巧,對人際溝通能力評價。其考查要點主要包括口頭表達能力、親和力、說服力、溝通能力、人際交往技巧以及緩和氣氛化解矛盾等素質表現。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