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鏈接】
2014年3月23日,廣州市“嬰兒安全島”試點工作情況通報會宣布:暫停試點“嬰兒安全島”。廣州市社會福利院院長徐久介紹,設立于該院的“嬰兒安全島”于今年1月28日投入使用,截至3月16日,共接收棄嬰262名,全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接收棄嬰數量遠超過開展試點工作的其他城市同時期的接收數量。作為廣東省首個、全國特大城市里少有的試點,廣州此舉勢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標準表述】
[原因]
在全國多城市的棄嬰島試點中,唯廣州出現如此始料不及的“棄嬰潮”,確有特殊原因。在沒試點前,廣州就是全國接收棄嬰最多的城市之一,每年達三四百個。如今所謂的“棄嬰潮”,實際只是以往問題的顯性化,從分散全市到集中于“島”這一點上。棄嬰集聚羊城,亦是多種因素所致,與經濟發達、醫療資源集中、風氣開放、流動人口多等有關,可以說,廣州這個小小的棄嬰島,承載的遠遠不止這座城市的棄嬰。就決策層面而言,在資源配置上,必須考慮廣州試點的特殊性而有所傾斜側重。
[啟示]
其一,“嬰兒安全島”整體缺乏。如果每個城市多建幾個“嬰兒安全島”,棄嬰就不會集中到一個地方。
其二,我國保障嬰兒權利的安全網絡還不夠嚴密。家庭是保障嬰兒權利的第一“安全島”,國家是第二,社會是第三。這些防護網都沒有擋住兩百多名嬰兒被遺棄的命運,顯然是個殘酷的現實。
其三,廣州有關方面最初預估不足。石家莊、西安、南京等地先后設立了“嬰兒安全島”。如果能從這些城市吸取經驗,做出科學預估、加大財政投入,棄嬰接收能力不會輕易達到極限。
[深入分析]
棄嬰收治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需求,它的滿足和化解,是社會治理經常會遭遇的普遍困境。此前引發熱議的廣場舞現象,暴露出居民健身需求與場地供給之間的不匹配。還有,春運的巨大客流與客運能力的不匹配,等等。雖然情況不一,但同樣構成大國治理中的現實需求。解決這些難題,需要更新社會治理的觀念,依靠多元社會主體去完成治理目標,而不是政府一家單打獨斗。無論個人、社會還是國家,在這一新的時代要求前,都需要學習和成長。對個人而言,國家不是家長,尤其是類似棄嬰問題,不能突破人倫之常;對社會而言,需要在積極的實踐中實現自我治理;而國家需要在觀念上給予引導,在行動上給予空間。
[措施]
對此,專家建議:
一是要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讓這個社會上的每一個人的思想水平都要提高,在做任何事情上都不要放棄自己的責任,每一個人都要有家的觀念,每一個人都要有奉獻意識,只有人人承擔責任,這樣棄嬰現象才會減少。
二是完善福利院設施條件,盡量解決福利院面臨的安置困境。對此,應在制度層面統籌考量,具體而言,棄嬰接收后,在發揮福利機構養育的兜底作用之外,應積極拓展安置渠道。比如在大城市周邊多建一些棄嬰島,把兒童福利的很多措施盡快地補上來。同時可以把一個兒童福利院分散為很多的小型兒童福利院,更加方便照顧嬰幼兒。
三是加大社會救助力度。政府應該為這些孩子們提供良好的服務。加快建立健全兒童福利保障制度,構建患重大疾病、重度殘疾兒童救助及其家庭扶助體系,切實減輕困境兒童的家庭負擔。
四是加強對準父母的道德教育,使家庭負起守護兒童生命安全的責任。家庭作為社會生活的基本單元,理應肩負更重要責任,為兒童的幸福成長提供必要保護與協助。政府或社會組織應該給父母一些輔導、培訓,提高他們的道德意識、責任意識和育嬰知識,要給他們更多心理上的支持,使其承擔責任,避免棄嬰行為。只有提高父母的認識和能力,才能讓孩子得到更好的照料、免于社會的歧視,減少棄嬰現象。
五是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執法力度。加強法制宣傳,對惡意丟棄嬰兒的現象一經發現,必須用相關法律重責,實施必要的行政、刑事處罰。只有對這種現象嚴厲打擊,才能夠從根本上轉變孩子被遺棄事件的發生。
公務員考試行測題庫丨公務員題庫手機端丨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