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題是各地面試考題中的常考題型,旨在考察考生的反應能力及處事能力,從這么一道題目的作答當中,你這個人是否機靈是否有能力,基本上考官會有一個清晰地感知。而在以往考生的作答過程中,我們發現很多人答此類題時都顯得比較套路,這不利于大家在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其實破除套路的方法有很多,今天,考試吧就帶領大家從語言表達的角度來學習如何為應變題的作答加分。
大家都知道應變能力的題目會通過題干的描述給我們展現出一個突發、意外、有壓力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你對所遇到的問題有了認知后的第一反應就很重要了。第一反應可以體現出你對問題嚴重性的認識,也可以展示出你的行動方向。面對一些需要第一時間解決的問題,答題時首先可以多使用表示“緊迫性”的詞匯,比如“第一時間”、“立刻”、“馬上”等等,來凸顯你對問題的重視,考官聽起來也能夠受到感染。
其次,在安撫情緒、穩定局面的過程中,一定要記得用語言完整的表達內容,絕不能只有安撫穩定的點。應變題中常常會有一些明顯的沖突,情緒上的、行為上的等等,只有局面穩定下來大家能夠做到相對冷靜,才能夠很好地處理問題,尤其是在遇到矛盾糾紛時,而你是否具有能夠讓人冷靜下來的能力也是對所有考生進行考察的一部分,所以對于緊急問題的處理在表達上不要掉以輕心。例如,你接到消費者投訴,她買的商品有問題,你趕到現場的時候看到消費者和商家在激烈的爭執,周圍還有很多人在圍觀拍照。面對這種情況考生都知道不能讓他們爭執,也要疏散群眾,但是怎么才能做到,很少有人會用語言進行呈現,大多數的表達就是“我會制止他們爭吵,然后疏散圍觀群眾”但其實緊急局面或者說情緒問題等是很難調節的,所以此處的語言表達就很重要了。一定要有相應的溝通內容、細節化的呈現,如“制止他們爭吵”可以表達為“我會先打斷他們的爭吵,向雙方表明身份,既然聯系了我們來進行處理,那就請相信我們,爭執只能讓影響越來越大,對于問題的解決沒有任何幫助”。
在問題解決,尤其是對后續問題的解決中,考生套路化問題到不是很明顯,但結尾處總結預防又有了千篇一律的表達。“我會......以避免該類事件再次發生”。其實除了這樣的表達,我們還可以讓自己的語言更加自由,在表達上直接談對于題干中問題解決后的感受,感受只要是處理完該問題的實際感受即可。比如還是消費者和商家爭執的那個情形,處理完后,在結尾我們可以有多種表達方式。如“通過這件事情,我們看到現在消費者的維權意識越來越強,我們要提供更便捷的方式,幫助群眾更好的維護他們的消費權益”或“查實商品有問題,在向消費者道歉賠付后,我們應聯系市場、工商等部門,反應該情況,并對該店鋪其他商品進行檢查,看是否存在問題,引以為戒,強化市場監管工作”或“消費者買到假產品后進行維權,遠不如他們能夠自如識別假產品的效果好,所以后期我們可以多做一些宣傳普及工作,讓消費者能夠識假辯假,練就一雙金晶火眼,自己捍衛好自己的權益”。
考試吧認為,關于這幾個方面的表達內容、表現手法可以有很多,考生做到靈活自然即可,語言表達上盡量避免同質化,那么形成的完整作答就可以有自己的特點,在千篇一律的表達中自然能夠脫穎而出被考官所注意。
相關推薦:
2019國考面試備考:面試三要素
面試備考:必備的31條黨政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