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現象是公務員面試中的常考題型,幾乎所有的公職面試都會出現,而且通常還會出現在第一題,如果這第一題就能獲得考官的青睞,對考生的整體得分和接下來的答題狀態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考試吧在此進行分析指點。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獲得考官的青睞呢?“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我們在回答社會現象類題目時,在一開始就需要抓住考官的注意力。對于社會現象的題目,在開頭的一兩句話最好先概括一下題中的話題,并給予適當的評價,這樣便于考官了解你想表達的意思,從而獲得考官的青睞。那今天考試吧專家就以一道題為例,給各位考生介紹一下概括社會現象的幾種方法。
例:當前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很多高校畢業生為了提高就業競爭力,一窩蜂地涌向了整形醫院,甚至有醫院還專門開設了“大學生就業整形專場”,對此,你怎么看?
方法一:概述主要影響。題中的現象往往會帶來不同的影響,我們在答題時選取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在開頭時向考官表明自己的想法。
常見表述參考
(1)對于XXX,我們要看到……,還應看到……
(2)意義在于……/嚴重損害了……
具體表述:大學生通過整形的方式提高就業競爭力勢必會在社會上惡化社會風氣,誤導價值觀念,讓人認為找工作必須靠顏值。
方法二:提煉核心原因。一個負面現象的產生大部分時候都是各種錯綜復雜的原因共同作用的效果,所以可以在開頭的地方直接向考官說明其中最核心的原因,從而體現自己思維的深度。
常見表述參考
(1)背后反映的是……
(2)折射出……
具體表述:大學生對外貌的追求折射對自己專業技能的不自信,滿腹才華抵不上一個漂亮臉蛋,映射出不純凈社會風氣。
方法三:指出未來走向。這種方法是向考官表明接下來的工作方向。
常見表述參考
(1)對于XXX,我們要……,更要……
(2)對于XXX,應及時……
具體表述:為提高就業競爭力而去整容折射了大學生浮躁的價值觀,學校和家長應該及時干預,糾正他們這一錯誤想法。
方法四:做出價值判斷。所謂價值判斷就是在開頭的時候直接告訴考官覺得這件事情是好是壞。
常見表述參考
(1)……是時代的產物/背離了發展需要
(2)……大勢所趨/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具體表述:現在很多大學生用整容的方式提升自己的就業競爭力,雖然情有可原,但是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具體表述:作為社會棟梁的大學生,消磨了對未知的探索,對不正風氣的妥協,將整容當成人生捷徑,這種浮躁的就業觀是對教育體制的否定。
以上四種方法大家可以在答題中多運用,找到一種最適合自己表達習慣的方式,這樣就可以在回答社會現象類題目中讓考官眼前一亮了。
相關推薦:
2019國考面試備考:面試三要素
面試備考:必備的31條黨政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