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某甲與乙有仇,欲尋機報復。一日某甲知某乙一人在家,便攜帶匕首前往。途中遇聯防人員巡邏,某甲害怕,折返家中,某甲的行為構成()。
A. 犯罪預備 B. 犯罪未遂 C. 犯罪中止 D. 犯罪既遂
9. 按照我國法律規定,()可以作為特殊的民事主體參與民事活動。
A. 國家 B. 公民、法人
C. 其他社會經濟組織 D. 外國人、無國籍人
10. 《著作權法》規定,演繹權屬于()。
A. 修改權 B. 發表權 C. 保護作品完整權 D. 著作財產權
二、多項選擇題
1. 法的淵源有()。
A. 程序法 B. 憲法 C. 地方性法規 D. 本國參加的國際條約
2. 法律關系客體的種類有()。
A. 物,即各種物質資料 B. 非物質財富,或稱智力成果、精神財富
C. 行為 D. 法律事件
3. 我國國家主席()。
A. 是我國國家機構的組成部分,屬于最高國家權力機關范疇
B. 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
C. 連續任職不得超過兩屆
D. 同全國人大[微博]常委會結合行使國家元首的職權,對外代表國家
4. 下列是國家機關的有()。
A。最高人民法院 B.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C. 國務院 D.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5. 審判監督程序與二審的區別有()。
A. 審理對象不同 B. 期限不同。
C. 審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 D. 提起理由不同
6. 行政行為撤銷的條件有()。
A. 行政行為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 B. 行政主體不明確
C. 行政行為合法要件缺損 D. 行政行為不適當
7. 自然人成為犯罪主體必須具備的條件()。
A. 它必須是實施了危害社會行為的自然人
B. 達到法定刑事責任年齡的自然人
C. 是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自然人
D. 以上答案都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