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考試吧論壇 Exam8視線 考試商城 網絡課程 面授課程 模擬考試 實用文檔 繽紛校園 英語學習 | ||
![]() |
2010考研 | 自學考試 | 成人高考 | 專 升 本 | 法律碩士 | MBA/MPA | 中 科 院 | |
![]() |
四六級 | 商務英語 | 公共英語 | 職稱日語 | 職稱英語 | 博思 | 口譯筆譯 | GRE GMAT | 日語 | 托福 | |
雅思 | 專四專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語 | 零起點英、法、德、日、韓語 | 在職申碩英語 | ||
在職攻碩英語 | 成人英語三級 | ||
![]() |
等級考試 | 水平考試 | 微軟認證 | 思科認證 | Oracle認證 | Linux認證 | |
![]() |
公務員 | 報關員 | 報檢員 | 外銷員 | 司法考試 | 導游考試 | 教師資格 | 國際商務師 | 跟單員 | |
單證員 | 物流師 | 價格鑒證師 | 銀行從業資格 | 證券從業資格 | 人力資源管理師 | 管理咨詢師 | ||
期貨從業資格 | 社會工作者 | ||
![]() |
會計職稱 | 注會CPA | 經濟師 | 統計師 | 注冊稅務師 | 評估師 | 精算師 | 高會 | ACCA | 審計師 | |
法律顧問 | 會計證 | ||
![]() |
建造師(一級、二級) | 造價師 | 監理師 | 安全師 | 咨詢師 | 結構師 | 建筑師 | 安全評價師 | |
估價師(房地產估價、土地估價) | 設備監理師 | 巖土工程師 | 質量資格 | 房地產經紀人 | 造價員 | ||
投資項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環保師 | 環境影響評價 | 物業管理師 | 城市規劃師 | 公路監理師 | ||
公路造價工程師 | 招標師 | ||
![]() |
執業護士 | 執業醫師 | 執業藥師 | 衛生資格 |
5.2009年2月,一則“房地產被列入十大振興規劃”的消息不脛而走。但最終的結果表明,這則消息其實只是一則網絡流言。
網絡,作為一個日顯重要的信息源,對于現實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深。我們到底該如何面對這樣一個信息源,又該如何用好這個信息源呢?
中國網民數量已突破3億,上網已經成為他們的生活方式,打開電腦接受郵件、瀏覽信息、查閱資料等等。但是網絡上的虛假信息也害人不淺,讓人防不勝防。
最新的例子是2009年2月中旬吵鬧的“房地產列入十大振興規劃”的假消息。消息一出,各大媒體和網站紛紛轉載,股票市場的房地產板塊也聞風而動。深究這一假消息的傳播鏈條,可以看出,始作俑者還是在網絡,從央視“經濟半小時”節目對成思危的采訪中可以看出,成先生也是從有關網站看到這樣的消息,然后在和他的學生交流中談了自己看法,后來被媒體獲知講課內容,再復以“名人”效應傳播,這是一個互相加深并影響的過程。
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只剩一個行業就齊全時,無疑會引發大家的猜想,因為房地產對經濟的關聯度比較高,所以假消息有了傳播的假設空間,而媒體的刻意找名人炒作無疑放大了這種作假傾向。而權威消息的缺乏也是假消息乘虛而入的因素。和其他產業振興規劃的報道不同的是,所謂的房地產振興規劃始終沒有來自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消息,同時所有的首發報道也非來自權威主流媒體,除了成思危相關言論的報道外,還有一家媒體聲稱他們得到了住房和城市建設部某官員的證實。
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宣傳處處長侯召迅曾撰文指出,個體炮制+小眾追捧+網站失察提供平臺甚至直接造謠并推進傳播+大眾輕信盲從+廣泛傳播,最終形成了虛假新聞信息的輿論場。
在規范網絡虛假新聞的同時,也要避免走向另一個極端,即限制了網民發表言論和發布真實新聞的的自由,那就等于“把臟水和孩子一起潑掉”。有時候,網絡上流傳一條假消息也許傳播面還不是很大,如果傳統媒體也參與進來,降低判斷采集信息的標準,勢必會引起更大的混亂,喪失公信力。
全國兩會上,代表委員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談起網絡虛假信息的危害,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甘肅省主委趙俊認為,網絡上一些魚龍混雜的消息,混淆視聽,這會讓人對社會、對現實做出錯誤的判斷,甚至于相反的判斷。
政協委員、民革遼寧省鳳城市副主委陳德稱自己經常上網,主要是發電子郵件,瀏覽大量的信息特別是新聞,下載相關的數據資料。但不希望上中學的女兒盡早接觸網絡,因為很多不健康的東西通過各種渠道發到網絡上,對一些沒有走上社會的學生的身心健康影響極壞。
對于網絡虛假新聞,政協委員、內蒙古師范大學副校長鄭福田認為,首先應該區分是否為惡意傳播。他說,在互聯網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如果說網絡傳播上有一點誤差,這也是不可避免的。因為網絡涉及面大,海量信息來源五花八門,包括發布信息的人所處的語境均不一樣。網絡信息傳播過程中所產生的變異跟蓄意在網絡上傳播虛假信息是不一樣的。蓄意的虛假信息目的就是為誤導受眾。在傳播過程中由于發布信息的人與聽眾、受眾在接受過程中不同的環境所造成的那種網絡信息的變異是可以理解的。
6.“一個十幾歲的孩子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接觸網絡游戲,此后上網時間越來越長,甚至在網吧過夜,并在網吧結交了社會上的不良青年。家長給的錢不夠上網,于是就和別人結伙搶劫出租車司機。”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法律所助理研究員陳晨在和記者談起該中心近日出爐的《青少年網絡傷害課題調研報告》時,痛心地列舉了她接觸到的這個典型案例。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網絡傷害和網絡違法犯罪日益增多,青少年的生存與發展面臨著現實或潛在的危險。為此,中央綜治委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工作領導小組和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2008年共同啟動了“青少年網絡傷害研究項目”。有關專家呼呼,為了保護青少年健康成長,應進一步完善網絡法律監管體系。
“對青少年而言,最直接的網絡傷害是對他們身體健康的傷害。”一位家長告訴調研人員,她的孩子迷上網絡后,整個人都徹底變樣了,不按時吃飯和休息,基本不參加文體活動,身體健康每況愈下,體重嚴重下降,生活自理能力也越來越差。
而沉迷于網絡給青少年帶來的心理負面影響也不容忽視。2004年,天津一名曾經品學兼優的初中生,因為長期沉迷于網絡游戲,產生嚴重心理內疚而無法自拔,最后跳樓自殺身亡。
調研報告指出,青少年由于長期進行網絡沖浪、玩網絡游戲容易形成網絡依賴,需要不斷增加上網時間才能感到滿足,如果一段時間不上網就會明顯地煩躁不安;上網頻率與上網時間都遠遠超出計劃;網絡成為其主要的生活、交往方式,已經嚴重影響到其社交或家庭生活,有的甚至出現心理危機導致自殺。另外,侵犯青少年的隱私權、財產權等網絡侵權行為,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的侵害都對青少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傷害。
此外,一些青少年為逃避現實生活而選擇虛擬世界從而導致社會化不足也讓調研人員深感憂慮。“這種不足妨礙了青少年正常人格的形成和發展,使他們不愿與現實中的人進行溝通,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更加困難,他們的學業、工作、家庭生活也因此受到嚴重影響。”報告分析說。
在網絡中,青少年的獵奇和挑戰自我的心理膨脹,價值觀念模糊,這往往會導致網絡行為偏離或違反社會規范。報告指出,“網絡行為失范包括一般行為失范和違法犯罪,一般行為失范表現為在網絡上瀏覽不良信息、網絡謾罵、在網絡上搞惡作劇等內容;網絡違法犯罪則表現為黑客行為、惡意攻擊、網絡欺詐等內容。”
在此次調研中,調研人員走訪了北京、上海、廣州、西安、長沙5個城市的未成年犯管教所,并與未成年犯深入交談,結果發現,不少孩子就是由于受網絡的不良影響而最終走進了高墻。一位警官告訴調研人員:“一個在網絡中打打殺殺、盡情攻擊的孩子,也會在現實中采取暴力形式解決沖突。”
“網絡傷害對青少年造成的負面影響,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陳晨說。
“我國網絡立法的滯后性和不完善性是青少年網絡傷害的重要原因。”在經過詳細調研后,調研組得出了這樣的結論。
其實,針對網絡信息內容和網絡行為等方面的管理,我國已先后制定和頒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規,如《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保護條例》、《互聯網信息服務管理辦法》、《關于維護互聯網安全的決定》、《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無疑,這些法律規定對于促進互聯網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但是,網絡是一個新興并且發展較快的事物,我國的網絡立法仍具有滯后性和不完善性。”報告指出,首先我國關于網絡管理方面的立法不完善。關于網絡不良信息的傳播、網絡游戲等級的規制、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監管等方面的法律不健全,現有的法律法規可操作性不強。其次,對于網絡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我國刑法規定的網絡犯罪的罪名較少,難以完全涵括現實中發生的網絡犯罪行為類型。第三,我國關于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的法律規定不完善。目前,我國還沒有關于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的專門法律,相關的規定散見于未成年人保護法、《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中,并且內容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強。
為此,報告建議,針對網絡立法的薄弱環節,應盡快健全網絡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規,禁止網絡不良信息的傳播,實行游戲分級管理制度;制定關于未成年人網絡安全保護的專門法律,根據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保護未成年人的媒介接近權、有益信息知曉權和媒介參與權,保護青少年的隱私權、名譽權等合法權益;實現與網絡國際立法的協調性,簽署多邊或者雙邊協議,加強打擊網絡違法犯罪的國家性或區域性合作。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網吧等互聯網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的監管,切實取締黑網吧。
相關推薦:公務員考試《申論》預測卷及參考答案(范文)(1)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江蘇 |
安徽 | 山東 | 上海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湖南 | 湖北 | 河南 | 四川 |
重慶 | 貴州 | 云南 | 遼寧 | 吉林 |
廣東 | 廣西 | 海南 | 陜西 | 甘肅 |
新疆 | 青海 | 寧夏 | 西藏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