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at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由于社會正處于轉型期,思想多元化引發的觀念碰撞比較激烈,而引領社會發展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還在建立之中。越是在這個時候,大眾媒體承擔的責任就越重,不能失去自己的判斷力,不能贏了收視丟了責任。
堅持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統一,始終是文化發展的一個恒定不變的原則。任何文化產品,不論形式如何出新,內容如何豐富,最終都要有益于滿足大眾的文化需求,有益于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如果一個文化產品缺乏應有的社會效益,那么它的經濟效益就失去存在的依據,就會淪為不折不扣的文化糟粕。這樣的糟粕即使能贏得一時的“青睞”,最終也會為人所唾棄。事實證明,任何文化產品只有在堅持社會效益的前提下著意創新,才能獲得真正的活力,也才能贏得長久的經濟效益。
其實,偽娘也好,鳳姐也罷,或是遭人唾棄與受人追捧的拜金女,她們本來沒有錯,但當被策劃包裝后拙劣、出格的表演,通過媒體呈現在公眾面前的時候,她們作為殘缺的個體被無限放大,低俗的賣點也被無限傳播。這不是具有普適性的主流價值觀,更不該強勢占據媒體影響和引導主流價值觀。這與我們一直在強調的,要用先進的文化引導人、熏陶人、塑造人,用先進的文化引領經濟社會的發展,是背道而馳的。這恰恰是我們所不能容忍的,也是責任媒體應該劃清界限的地方。
抵制低俗文化,倡導積極向上的社會主流價值,是政府的職能,媒體的操守,更應該是我們每一個公民自覺的行為。全社會行動起來,共建社會主流價值,為青少年提供一個健康成長的環境,需要我們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