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管理是指以城市這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為對象,以城市基本信息流為基礎,運用決策、計劃、組織、指揮等一系列機制,采用法律、經濟、行政、技術等手段,通過政府、市場與社會的互動,圍繞城市運行和發展進行的決策引導、規范協調、服務和經營行為。廣義的城市管理是指對城市一切活動進行管理,包括政治的、經濟的、社會的和市政的管理。狹義的城市管理通常就是指市政管理,即與城市規劃、城市建設及城市運行相關聯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和社會公共事務的管理。一般城市管理所研究的對象主要針對狹義的城市管理,即市政管理。
城市管理切莫為創新而創新
——由武漢城管創新執法模式說開去
近年來曝光度最高的城管來自哪里?既不是踩踏小販頭部的延安城管,也不是打死瓜農的臨武城管,而是創造了“舉牌賣萌”、“眼神圍觀”、“美女獻花”到“站隊執法”、“下跪執法”“臥底執法”等網絡名詞而迅速走紅的武漢城管。但當被稱為“最善創新城管”的武漢城管部門接受記者采訪時卻大倒苦水,稱“創新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近年來,城市管理部門公信力逐漸喪失,幾乎到了“人人喊打”的氛圍。在這樣的處境下,武漢城管萬不得已開始創新執法模式,力圖改變城管妖魔化的趨勢。武漢城管這種創新,受到了媒體的好評,贏得了民眾的同情與贊賞。但是,這些創新效果如何呢?前一種執法模式沒堅持多久,就又被后一種模式所取代,接踵而出的新模式之所以不斷出現,根本原因就是創新沒有起到真正的效果。南方人物周刊對小販的采訪中,他們表示,“這些形式也就是宣傳的時候用一下,平時對付我們還大多是簡單的恐嚇”。
其實,在城市管理的過程中,創新執法模式其實是有益無害的,但關鍵是切莫為創新而創新,要把握好創新的目的。創新作為一種手段,是為了通過創造新的手段和方式,來服務我們的目的,而城市管理廣義上來看包括:城市規劃、城市建設與城市運行,其核心目的是保障城市中“人”的利益。這個“人”,包括所有城市居民,其中自然也有小商販。
創新城市管理,要以執法理念創新為基礎。要把“以人為本”的執法理念真正落到城市管理工作者心里,使城管執法過程中能夠時刻考慮小商販的利益,通過設立固定攤位、發放臨時攤位許可和流動攤位許可等方式,真正解決小商販的生計問題;要把“服務性政府”的理念貫徹到城市執法過程中去,城市管理工作一直堅持管理為主,恰恰忽略了服務理念,殊不知城市管理的核心目的是為民眾服務,因此,要把服務理念落實到城市管理工作中。
創新城市管理,仍要堅持創新執法模式。“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科學的執法模式是解決城市管理難題的利器。一要徹底摒棄各種形式的暴力執法。不論是直接打砸搶沒收的直接暴力,還是圍觀創設心理壓力的“冷暴力”,都不應當出現在城市管理的過程中;二是要堅持說理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解決違章攤販的實際生活難題,使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同時也能方便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
要解決城管妖魔化困境、彌合與商販關系,創新之路不可避免。但應始終切記城管創新的核心目的:保障城市中“人”的利益。還望未來,城管和小商販相互理解,和諧共處。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