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例文】
借助通脹之手 倒逼產業優化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的GDP排名已經位居世界第二。但是經濟的快速發展本身也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通貨膨脹就是其中一個問題。這是2011年我國面臨的主要問題。伴隨著去年糧食豬肉價格的上漲,通貨膨脹也隨之開始。
引起通脹的原因是復雜的。從國內方面來說,近些年來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積攢了一些問題;投入市場的紙幣較多;城鎮化進程與要素價格是當前通脹壓力上升的中長期因素。從國際方面來看,國外熱錢的輸入,原材料價格的上漲造成輸入性通脹,也加劇了我國的通脹。
對于我國來說,通貨膨脹是一把雙刃劍,它雖然為我國經濟發展制造了一些障礙,造成了我國物價的上漲,人民購買力的下降,但是這也正好是倒逼我國調整產業結構的好時機。
抑通脹、調結構,需要進一步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培育新的增長點。新一代信息技術、節能環保、生物、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規劃將帶來一大批產業升級,催生一批新的產業增長點。通過發揮財政政策結構調整的功能,利用減稅和貼息的辦法推動某些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發展方向的產業發展。
抑通脹、調結構,需要加大節能降耗力度。以更大的力度推動節能降耗工作,控制高耗能行業生產,降低重點耗能行業能耗,加強能耗評價考核,實行嚴格的問責制。同時要嚴格市場準入,限制審批高耗能產業盲目擴張和重復建設。大力發展低耗能、高效益產業和循環經濟,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
抑通脹、調結構,需要實行靈活、穩健的財政政策。積極穩妥地處理好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加快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把穩定物價總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堅守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向,全社會資金寬松有度。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區域經濟增長點、民生工程、民間投資等鼓勵性投資方向和投資主體創造相對寬松的政策環境。
調整產業結構為的是抑制通貨膨脹,促進我國經濟更快更健康的發展。反過來,經濟的發展也會促進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調整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是相輔相成的,因此要處理好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