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給定資料 |
第 3 頁:參考解析 |
參考解析
一、“給定資料2”揭示了我國城鄉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現象,請對此予以歸納概括。(10分)
要求:全面、準確,分條歸納。不超過150字。
【參考答案】
我國教育城鄉資源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現:一是農村教師數量不足且流失嚴重,條件差、責任大、職稱低、機會少;[2分]二是教育經費投入不均,城市多于農村;[2分]三是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比例日益下降;[2分]四是農村教育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不完善,制約著師資力量的調整;[2分]五是隨遷子女在城市中的受教育權利未得到完全實現。[2分]
二、“給定資料6”中提到日本基本沒有“擇校”現象,請結合“給定資料6”。指出日本在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哪些做法值得借鑒。(10分)
要求:全面、準確,不超過200字。
【參考答案】
日本在教育均衡發展方面,值得借鑒的做法如下:
一是教育資源公平分配。[1分]在義務教育階段,政府提供充足的教育經費,[1分]并對各地區公平分配;[1分]為國民提供機會均等、質量優良的義務教育;[1分]在非義務教育階段,按家長收入多少收取費用。[1分]
二是各校師資力量和工資待遇相對均衡。[1分]教師定期流動、校長輪換制促進校際均衡發展;[1分]公立學校的教師統一享受公務員待遇。[1分]
三是執行統一、規范的教學要求。[1分]國家制定學習指導綱要,實現了全國各校之間的教育教學均等化。[1分]
三、××省要實行義務教育“就近入學”政策。以促進教育均衡發展。請根據“給定資料4~5”。以省教育廳的名義草擬《致全省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20分)
要求:
1.內容具體,邏輯清晰:
2.用語得體,通俗易懂:
3.文體正確,不超過500字。
【參考答案】
致全省中小學生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各住家長朋友:
你們好!
“促進教育公平”是國家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方針,也是家長、學校和政府的期待所在。[2分]由于目前存在“擇校熱”、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升學壓力過大等問題,我省決定從今年起,實行義務教育階段“就近入學”政策。[2分]為了使您對“就近入學”政策有所了解,現將政策內容及做法告知如下:[2分]
省教育廳及各市、縣教育局根據適齡學生人數、學校分布、所在學區、學校規模、交通狀況等因素,進行單校劃片或多校劃片。(2分)凡本省戶籍適齡兒童均可就近入學,小升初采用對口直升方式。[2分]先征求入學志愿,若報名人數少于招生人數,學生直接入學;若報名人數過多,則采用電腦派位方式,保證公正公平。[2分]
對于一些家長朋友對“就近入學”政策落實方面存在的憂慮,教育廳在此向各位家長莊重承諾,會通過監管及教育改革方式解決,保證“就近入學”政策真正落實。[2分]例如,進行優質資源整合,對全省學校進行一體化管理,擴大并提高教育資源質量,以保證教育均衡,促進教育公平。[2分]
最后,希望各位家長以實際行動參與、支持并監督“就近入學”政策,為我們的孩子創造一個公平的教育環境。[2分]
××省教育廳
××年××月××日
四、“給定資料3”中講到H縣教育均衡發展的典型模式。假如你是該省教育廳的一名工作人員,省教育廳準備舉辦“學習‘H縣模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主題活動。請結合“給定資料1”和“給定資料3”,為領導寫一份動員令。(20分)
要求:
1.內容具體,切合實際:
2.語言表達得體,有號召力;
3.不考慮格式,不超過400字。
【參考答案】
同志們,大家好!教育事關國家、民族的未來,關系到下一代人的成長。自十六大以來,我國一直高度重視教育均衡問題,2014年國家又將教育公平列入重點工作行列。為此,我省擬開展“學習‘H縣模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主題活動。[2分]
從總體上看,我省教育發展態勢良好,但也存在著教育發展不均衡的問題,主要表現為城鄉教育差距過大,城區一些學校資源緊張。[3分]只有教育均衡才能實現教育公平、促進社會公平。如果這些問題得不到妥善的解決,必將制約我省教育事業的發展。[3分]
因此,各地方教育局要大力開展“學習‘H縣模式’,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主題活動。為了讓教育均衡落到實處,需切實做到以下幾點:一是改善農村學校辦學條件,改建校舍,完善配套設施建設;[3分]二是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農村教師待遇。試點實行城鄉教師流動制;[3分]三是在教育資源緊張的城區擴建學校,擴大城區義務教育“容量”;[3分]四是建設特色校園文化,提升學校內涵。[3分]
評分說明
共7個要點,其中活動背景2分,其余要點每個3分。
要點的含義相符或相近即可給分,每個要點要么給滿分,要么給0分。
五,“給定資料7”中寫道:“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就是要全面提高每一所學校的辦學水平,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實現有質量的均衡。”請結合“給定資料”以及你對這句話的思考,聯系自己的感受和社會實際,
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
1.中心明確,思想深刻:
2.內容充實,有說服力;
3.條理清晰,語言暢達:
4.1000~1200字。
【參考例文】
“軟硬兼施”力促教育均衡
國勢之強弱,系乎人才;人才之消長,存乎學校。從孔子提出“有教無類”到今天正在實現的教育公平,幾千年的歷程無不是對教育均衡化發展的苦苦探索。時至今日,高質量均衡化的教育已不僅僅是公民權利的象征。更是現代社會的基石,
東西部、城鄉教育差距過大。城區教育資源緊張,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教育未能完全得到保障等等。這一個又一個問題的背后,折射出當代中國教育發展的不平衡。完善硬件資源。提高教學軟實力。推動優質教育均衡發展,已呈燃眉之態勢。
實現教育高質量均衡化發展。硬件資源需具備。擁有和城市學校一樣的校舍和設施,是每個農村校長的心愿;能夠和城里孩子一樣,坐在寬敞的教室里讀書,擁有各種配套設施,是每個貧困地區孩子的夢想;不必為孩子的升學惆悵,不需拼房子、拼資源,是每個城市家長的理想:改進教育硬件,刻不容緩。在教育資金投入上,國家應適當向西部和農村等教育薄弱地區傾斜。在鄉村。縮小區域間教育差距,改善弱勢學校辦學條件,均衡配置校舍、圖書等教育資源,減小校際間差距。在城市,擴建、新建城區學校,使優質學校均勻分布,緩解城市教育資源緊張狀況,同時引入市場機制,大力發展民辦教育,把教育這塊蛋糕做大做強。
實現教育高質量均衡化發展,軟件辦學是精魂。強化師資隊伍建設,把握軟件建設是關鍵,教學是教育的核心,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只有優秀教師公平分配,教育才能均衡發展。為此,應切實提高鄉村教師待遇,完善補助、激勵、晉升機制,改善其居住生活條件,解除鄉村教師的后顧之憂,與此同時,進行鄉村教師“再教育”,實行城鄉統一的編制標準,設立機動編制,用于教師交流,建立城鄉教師定期流動機制,促進城鄉教育均衡,提升教育內涵,樹立教育品牌,打造軟件建設新氣象。縮小教育差距,提升教育差異。教育均衡化發展,應走內涵式發展之路,創新紊質教育方式方法,積極推進課改工作。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和網絡優勢,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促進教育內容、教學手段和方法現代化。以特色促發展,樹品牌強內涵,實行特色辦學策,建設特色校園文化。
實現教育高質量均衡化發展,軟硬兼施為關鍵。如果硬件建設是“榆血”的話,那么軟件建設則是“造血”。
“輸血”提供外部助力,為外因;“造血”提升教學質量,是內因。內因與外因相結合,促進教育均衡,提升教育質量,硬件軟件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方能造福子孫后代。
教育均衡促進教育公平,教育公平助力社會公平。硬件建設上標準化、均衡化,軟件建設中強師資、重個性,“軟硬兼施”方為教育發展之捷徑。教育是民生之基,關乎人才的培養。實現教育高質量均衡化發展,就是為民族贏得未來。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