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給定資料 |
第 4 頁:參考解析 |
1給定資料
1.2014年6月6日下午兩點多,駐馬店文化路的一家按摩店門前,敲鑼打鼓,秧歌紅綢,鞭炮轟鳴……這是十幾位盲友為河南盲人高考第一人——李金生參加高考而助威。隨后,李金生和盲友們到汽車站坐班車前往考點。
到達考點附近已是下午5點多,確山縣招生辦的工作人員免去了李金生考點確認的事項。第二天上午,李金生直接前往考場參加考試。
“我一進學校大門,兩個引導員攜著我往里走。百十米左右,有條警戒線,又一個引導員引導我到考場,又有一條警戒線。這是特殊考場,在一樓,我自己一個教室。兩個監考老師,把我攙進教室。本來讓我坐長條凳,怕我摔倒,換了一把帶圈的木椅。還有一個盲文答疑員。一打鈴,還有一些程序,他們不好意思做,我說我參加的就是普通高考,咱不搞特殊化。于是就驗了身份證、指紋等。還拿一個東西在我身上上下掃掃。”
“先發了一張答題紙、一張草稿紙。把答案都寫在答題紙上,相當于正?忌拇痤}卡。考試卷上是盲文考試題,沒有圖片,我聽說題量、難易程度與其他考生差不多。”李金生說。
對于高考交白卷的情況,李金生解釋道:“我是半路失明的,僅學了幾十個拼音字母,摸得太慢。7日上午考語文,有25張卷,第一頁是注意事項。我問盲文答疑員什么意思,她不說。我摸了好久,知道大約是‘先寫序號,隔兩個空格再寫答案,下一題再隔兩個空格,不按這個格式沒分’。把注意事項摸完,離考試結束還有35分鐘。我心說不能得零分,就去摸第一題,大概是‘二氧化碳增加引起天氣變熱,大氣層影響植物生長快慢’,但時間到了,交了白卷。”
“7日下午考數學。用盲文表示符號、方程式。我會知道咋表示嗎?我左摸摸,右摸摸,不懂。數學也是白卷。8 日上午文綜,下午英語,答了幾道選擇題。”
早在2013年2月,李金生就下定決心參加高考,但在2014年高考報名時,他卻因為沒有先例而多次被確山縣招生辦拒之門外。李金生沒有氣餒,又多次給縣、市、省招生辦打電話,甚至給國務院法制辦寫聯名信。媒體報道后,李金生終于如愿完成了2014年高考的報名!斑@次只用了9天,比我當年申請自考容易多了!崩罱鹕锌。
2014年5月28日上午11點多,教育部、省市縣招生辦有關人員曾到李金生的按摩店了解情況。教育部工作人員說:“凡是你提出的合理建議,我們都會采納,今年是第一次,沒有經驗,以后繼續努力。”鑒于李金生全盲的情況,經過協商,教育部決定將他的語文、文綜考試時間分別增加40分鐘,數學、英語考試時間分別增加30分鐘。但對于李金生申請電子試卷的請求,工作人員表示,電子試卷不適用于數學,不能提供。對此,李金生也提出疑義:“根據《殘疾人保障法》第54條規定,可以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人工協作。數學不支持電子試卷,為何不采用人工讀題?”
除此之外,李金生還對此次考試提出了建議:“考場外引導員一個就夠了,要節約資源;考試時間至少增加一個小時;把盲文試卷做得更精細一點(給我提供的盲文是老盲文,一句話只有幾個字帶聲調,比如‘beijing’,你說是啥字?有可能是‘北京’,也可能是‘背景’)。我還想建議教育部考試中心成立一個委員會或者盲人高考辦公室,收集整理這次的經驗!
2.“我是殘疾人,讀了重慶某報《跛子車何日說再見》等文,如箭穿心,怒火中燒。假如是舊中國,我不以為怪,那時殘疾人沒有人格尊嚴,人們歧視殘疾人,罵他們跛子、瞎子、瘋子,恰是當時愚昧、落后的表現。然而,在《殘疾人保障法》頒布10周年之后,在顯著位置、用醒目標題,連續多次斥殘疾人為跛子,對殘疾人進行‘侮辱、歧視、侵害’(保障法第三、第五十二條),這是對保障法的公然踐踏,是典型的嚴重侵犯殘疾人人格尊嚴……”這是1999年年底,重慶市殘疾人代表譚詩亮的信——《殘疾人不可侮,保障法不可違》中的部分內容。
2013年12月,網上刊出了這樣一則帖子:
“我家女兒今年七歲了,兩歲的時候眼睛就出現了問題,到最后不得不做手術摘除那只眼球。以前上學都是我接送,現在她懂事了,我就希望她可以坐公交車去學校,所以今年就去給她辦了一張公交卡,因為她眼睛的問題,所以就選擇了殘疾人卡。有一次,我帶女兒一起去坐公交,當時刷的就是那張殘疾人卡,一聽是殘疾人卡,車上所有人都轉過來看看,別人都用異樣的眼神看著她!導致我現在都不敢再刷那張殘疾人卡。”
發帖人呼吁停止使用“殘疾人卡”字眼,以“愛心卡”等名稱代替。網友紛紛表示,讓殘疾人虐身又虐心,實在是太殘酷了。
12月1日中午,記者搭乘了人流量較大的某路公交車,恰巧偶遇了有腿疾的曾某。當被問及聽到刷卡機發出“殘疾人卡”的感受時,曾某答道:“我都四十多歲的人了,每年乘坐公交車可以節省1000多元的費用,‘殘疾人卡’這樣的語音我已經聽習慣了,加之身體殘疾的現實無法改變,一般車上的乘客不會太在意,即使有人看過來,我也覺得沒什么!
曾某表示,如果是有殘疾的小孩子或年輕人上車刷卡時,刷卡機播報“殘疾人卡”的語音,他們肯定會感到不適;乘車人異樣的目光,往往是他們的自尊心難以接受的。
3.2013年3月“兩會”期間,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曾介紹,中國現有8500萬殘疾人,占全國人口總數的6.34%。自1988年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成立,尤其是1990年殘疾人保障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殘疾人的社會保障、社會服務、教育等工作取得了很大進步。
中國殘聯的調查顯示,我國每年出生缺陷兒童總數高達80萬至120萬,新增0至6歲殘疾兒童19.9萬人。
近五年來,中國殘聯繼續實施白內障復明手術、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孤獨癥兒童康復等重點康復工程,一些殘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僅以寧夏殘聯為例,寧夏殘聯自從2009年全面實施中國殘聯貧困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項目以來,共對1875名7歲以下殘疾兒童進行機構內康復訓練,預約指導各類殘疾兒童237名,家庭指導254名。
“目前新生兒的先天缺陷80%以上都是可以避免的,但現在醫療預防和后天的康復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應當積極通過預防減少殘疾人,積極通過康復減輕殘疾人的殘障程度!比珖舜蟪N瘯瘑T、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功成此前表示。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老馬一家4口均是二級以上重度殘疾人,生活十分困難。自從寧夏開始實施重度殘疾人生活津貼政策后,一家4 口人在領“低!钡幕A上,每人每月還可享受100元補貼,極大地改善了生活狀況。
據中國殘聯的數字顯示,中國有8500萬殘疾人,其中農村殘疾人占全國殘疾人總數的70%,但農村殘疾人的保障不足,很多地方提供的設施非常有限。
近年來,使農村殘疾人得到盡可能多的康復和治療也是寧夏殘聯工作的重點之一。此外,2013年寧夏殘聯還與寧夏監獄系統開展合作,對監獄服刑人員中部分老弱病殘的殘疾人進行康復訓練等活動。
殘疾人保障法中使用了“國家”“國務院”“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等概念,但沒有將具體事務落實到具體部門,由此導致各個部門的權責不夠明晰,也使得法律的實施沒有具體責任部門去承接,難以“落地開花”。應該在適當的時機再次啟動《殘疾人保障法》的修改工作,使之更加先進、科學和細化,從而增強其可執行性和可操作性,才能真正起到對殘疾人士的全方位保障作用。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