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考前沖刺試卷(1)
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80分鐘。其中,
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5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3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在題本、
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8
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區域內作答.
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
4.待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后,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5.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
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
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1)給定資料
1.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種工程的統稱。它既指建設的對象。即建造在地上、地下、
水中的工程設施,也指應用的材料設備和進行的勘測、設計施工、保養、
維修等專業技術。作為一個重要的基礎學科,
土木工程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提供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
對眾多產業的振興發揮了促進作用。
自“可持續發展”概念提出后,可持續發展思想得到深化和拓展。
現代可持續發展的理論源于人們對環境問題的逐漸認識和熱切關注。
其產生背景是因為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和資源遭到越來越嚴重的破壞,
人類已不同程度地嘗到了破壞環境的苦果。
現代土木工程不斷地為人類社會創造嶄新的物質環境,
成為人類社會現代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土木工程的各項專業活動中,如建筑物
、公路、鐵路、橋梁、水利工程、機場等工程的設計、建設和使用,
可持續發展思想的納入將對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與人口、資源、
環境協調發展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2.核電站的修建,是對土木的一個高層次的考驗,它們都是非常大的工程,
建成后將提供給國家巨大的電能。但也將成為戰爭上的靶子,
因為一旦核電站被破壞,這將是無可預料的滅頂之災。所以,為了讓其安全運行,
這對土木工程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核電站,光是為了不讓核污染泄漏就需要做很多的工作,如采用先進的材料、工藝
。嚴格地把握質量關。與普通的建筑不同,
光是核電站的墻就需要幾百毫米甚至上千毫米的厚度,
其中用以控制和使用的工作室更是需要新的建筑理念,發生事故要如何應對,
怎么才能頂得住核輻射,這些都是新的課題,而對周圍環境的保護更是重中之重。
核泄漏一旦發生將是毀滅性的災難。從切爾諾貝利事件到福島核泄漏。
它們都給核電站附近的環境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方圓百里內寸草不生,原先富饒的黑土失去了原有的生機。
而福島核電站將冷卻水直接排放到海水中的做法,大大污染了環境,
導致福島周邊海域放射性元素嚴重超標。
切爾諾貝利核泄漏和福島核泄漏給世人敲響了警鐘——核的危害有多大!
誰都不希望看見慘劇再次發生,這就需要各國核電站嚴守第一道鎖——技術。
而土木工程需要給其強大的支撐。
3.2015年1月14日,國家核安全局、國家能源局和國防科工局聯合發布《
核安全文化政策聲明》。聲明中提及,核電建設再次進入規模化發展軌道,
核技術利用事業也進入快速發展新時期,確保核安全的壓力持續增大。
近年來,霧霾頻發,燃煤是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核能屬于低碳、密集性能源,
以核能發電代替燃煤發電,對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潛在貢獻非常明顯,
同時也是減少我國環境污染現實有效的途徑。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曾對煤電鏈和核電鏈產生的環境危害做過比較,
當時的結果是:從大氣污染物排放來看,正常情況下,
燃煤發電向環境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等污染物,
而核發電不產生任何大氣污染物;從放射性流出物排放來看,
煤中含有天然存在的原生放射性核素,通過燃煤電廠的煙塵排放到環境中,
而核電鏈向環境排放的氣態和液態流出物遠低于天然本底水平,
產生數量很少的固體廢物作封閉處理,沒有外排。總的來說,
煤電鏈對公眾產生的輻射照射約為核電鏈的50倍。
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曾表示,對于煤炭占一次能源67%的中國來說,
增加核電是一個現實的選擇。它沒有溫室氣體排放。
因此,國務院2014年年底印發《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
提出在采用國際最高安全標準、確保安全的前提下.
適時在東部沿海地區啟動新的核電項目建設。研究論證內陸核電建設。到2020年,
核電裝機容量達到5800萬千瓦,在建容量達到3000萬千瓦以上。
日本福島事故發生后。公眾對核電的絕對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