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公務員考試《申論》考前沖刺試卷(3)
注意事項
1.本題本由給定資料與作答要求兩部分構成。考試時限為180分鐘。其中,
閱讀給定資料參考時限為50分鐘,作答參考時限為130分鐘。滿分100分。
2.請在題本、
答題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填寫自己的姓名和準考證號,并用28
鉛筆在準考證號對應的數字上填涂。
3.請用黑色字跡的鋼筆或簽字筆在答題卡上指定的區域內作答.
超出答題區域的作答無效。
4.待監考人員宣布考試開始后,你才可以開始答題。
5.所有題目一律使用現代漢語作答,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監考人員宣布考試結束時。考生應立即停止作答,將題本、
答題卡和草稿紙都翻過來留在桌上,待監考人員確認數量無誤、允許離開后,
方可離開。 嚴禁折疊答題卡!
(1)給定資料
1.2015年6月13日,2015“筑城廣場市民才藝大賽”之“迎接省九運會全民健身操比賽”
暨貴陽市“少年強中國強”中小學生健身操大賽,在筑城廣場熱鬧開場。來自貴陽市16
所中學的近500名學生表演的“啦啦操”讓觀眾大聲叫好。
健身操比賽只不過是筑城廣場眾多文藝演出中的一項。從市民才藝大賽,
到百姓健康舞;從“春黔社”的相聲,到編程高手的現場比拼;從吹拉彈唱,
到唱念做打……2013年以來,隨著“筑城大舞臺”活動的開展,
筑城廣場周周烹制文化大餐。更值得一提的是,因為賽事多樣、免費報名、零門檻
,筑城廣場真正發揮了百姓大舞臺的作用,吸引了數萬市民參與其中、樂在其中,
廣場文化因此成為貴陽市公共文化的標志性平臺。
隨著物質生活日益豐富,廣大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越來越高。
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不僅關乎老百姓的生活質量,
更關乎精神文化家園的豐富繁榮,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權益的務實舉措和有效方式。2015年6月10日,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協調組第三次聯絡員會議在北京召開。
此次會議通報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
國務院關于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的審議意見,討論了《
關于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意見的分工方案》,
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文化惠民工作的高度重視。
2.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部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關于文化建設的戰略部署
,加大公共文化服務投入力度,創新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內容與方式,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呈現出蓬勃發展、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良好態勢,但是,
我國公共文化服務總體水平仍然不高,與人民群眾快速增長的文化需求還不相適應
,與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要求還有較大差距。
“我們去年在參加全國政協組織的調研時發現,一個農家書屋里,《
商務宴請贏在點菜》這本書多達7冊,而《深入淺出注冊表及BIOS}競有12冊。
一個書屋總共才1000冊書,配這樣的書,還配這么多本,農民真能用得上嗎?”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圖書館副館長陳立在政協界別聯組會上直言,
一些地方的農家書屋在書籍選配、管理服務、效益發揮方面仍存在不少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吳玉霞表示,現在很多地方新建的文體場館,
面積、設施、規模均比過去有大的提升,甚至一些區域算得上是“大手筆”,
但軟硬件不匹配的問題比較突出。“場館同所開展的活動、設備設施的維護水準、
老百姓的文化期待,尤其是應展現的文化內核之間還有差距。”吳玉霞說。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則認為,近年來,
我國文化場館設施等硬件建設不斷完善,相形之下,
公共文化管理人才的數量與質量等軟件建設卻難以與之匹配。“比如廣東某地級市,
經濟發達,文化設施也很高端,僅造型現代、空間充足、設施完備的文化館、
博物館、美術館等就有好幾處。但一些館每天的參觀者只有二三十個人,
問題的關鍵就在于缺乏高素質文化管理人才。”吳為山表示,
農村文化管理人才也面臨同樣的問題——在一些經濟欠發達地區,
鄉鎮政府抽調文化站長去為文化之外的“中心工作”打雜或兼職,文化站常年“鐵將軍”
把門,“空殼站”越來越多,活動越來越少,造成鄉鎮文化站陣地丟失嚴重。
也有不少人認為.
之所以國家提供的公共文化服務與老百姓實際文化需求之間有不匹配之處.
根本問題還是出在理念上。
“尤其是對于農村.要尊重農村自身的文化傳統,不能總拿精英文化、
城市文化的標準去評判民間文化。很多農民可能不識字,但他能給你講三國、
講紅樓、講民間小戲。只有充分尊重民間文化,你才知道它的根基有多深厚。”
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工藝美術學院院長潘魯生常年扎在鄉村.
對基層公共文化服務工作感觸頗深。“我們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現在做得很好,
但更應該注重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需求。就好比你說西餐好,有營養,
非要我吃西餐,可我的胃口偏偏就不適合吃西餐。所以在服務過程中,
彼此的尊重和了解是一個必要前提。”潘魯生說。
“對于我們應該提供怎樣的公共文化服務,在內容和方法上,我們研究得還很不夠。
這不是坐在研究室里閉門造車,或坐在辦公室里拍腦袋就能解決的問題,
中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南北方的文化習俗各不相同,市民、漁民、牧民、
農民的文化需求也各不相同。”陳立說。
盡管城鎮化發展使得城鄉差距逐漸縮小,但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區域、
城鄉和群體不均衡的現象仍然突出。從城鄉看,
各級財政對縣及縣以下農村文化投入仍然較少。從區域看,
中西部地區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遠遠落后于東部地區。從群體看,當前針對老人
、少年兒童、殘疾人、農民工和邊疆民族地區群眾的公共文化資源和項目普遍偏少
,公共文化服務群體間差距仍然明顯。
這一系列的問題凸顯了加強公共文化服務建設力度的重要性。
關注"566公務員"官方微信,獲取最新資訊、職位表、真題答案等信息!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