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責編:wyat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學歷| 高考 中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外語| 四六級 職稱英語 商務英語 公共英語 資格| 公務員 報關員 銀行 證券 司法 導游 教師 計算機| 等考 軟考
工程|一建 二建 造價師 監理師 咨詢師 安全師 結構師 估價師 造價員 會計| 會計證 會計職稱 注會 經濟師 稅務師 醫學| 衛生資格 醫師 藥師 [更多]
隨著我國信息化提速,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正在加快融入人們的生活。人們已習慣于通過網絡交流溝通、瀏覽新聞、搜索信息、網上購物、預訂機票……很難想象,離開網絡生活將會是怎樣。
然而在網絡時代,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也無處不在。比如網上購物,要求人們填報姓名、電話、電子郵件和地址等信息,交易時還要求提供身份證號碼和銀行賬號。這些信息如果被泄露,很可能給當事人帶來麻煩。實際上,收集、竊取和倒賣個人信息的情況比較常見,媒體曝光的許多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還有一種情況不太容易引起人們的警覺,即針對個人信息的隱性收集。隱性收集是在人們不知情的狀態下,通過技術手段收集個人信息,以及瀏覽的網頁、搜索的內容等使用網絡的信息,并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以獲取人們的興趣和偏好。對于一些網站或電商來說,這些信息具有重要的商業價值。但這種收集個人信息的行為,在合法與侵犯公民隱私之間,還缺少一條清晰的界線。
當前我國針對個人信息的法律法規不少,如憲法、刑法、國家安全法、保守國家秘密法、治安管理處罰法、電子簽名法及數十部部門規章等。但是內容相對分散、相互交叉,亟待從國家層面盡快制定一部專門的法律法規。
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期將審議“關于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草案的議案”,引起了網絡和社會輿論熱議,并被寄予厚望。我們期待盡快通過專項立法,對網絡環境下的相關主體行為進行約束,對侵犯公民隱私的行為明確法律責任,為公民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