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騰訊網主辦的2012“回響中國”教育盛典10日舉行,會上發布了今年關注度最高的十個教育關鍵詞——異地高考、最美女教師、虐童、叫停奧數、吊瓶班、取消長跑、新本科專業目錄、中國教師低工資、南科大“轉正”、崔永元“怒”了。
這十個關鍵詞是根據騰訊微博整理出來的。分析這十大教育關鍵詞,令人感慨,我國的教育還沒有走出“糾結”狀態。教育要發展,希望來年多一些順心事。
這十大關鍵詞中,有40%是令人痛心的,如虐童、吊瓶班、取消長跑和中國教師低工資,在一個正常的教育環境中,這些都不該發生。虐童違反了《未成年人保護法》,置學生的人格尊嚴于不顧;吊瓶班反映中國教育病得不輕,社會陷入嚴重的高考焦慮;取消長跑,是因為對于體質極弱的學生來說,1500米、3000米赫然變成“危險”體育項目;而中國教師工資低,則是中國教育地位低的集中體現,18年前頒布的《教師法》早已明確了教師的工資待遇不得低于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可至今這一法律沒得到執行。
有50%是“鬧心”、令人糾結的,如異地高考,叫停奧數、新本科專業目錄、南科大“轉正”和崔永元“怒了”,這些事件,從某種意義上說,有一些進步價值,可由于改革未觸及實質,又出現新的問題。2012年,國家出臺了異地高考的意見,這值得肯定,可是,解決異地高考的思路,只是在現行高考制度框架下適當放寬高考報名條件,這一解決思路,在北上廣等異地高考矛盾十分突出的地區,遭遇難以推進的難題,引發本地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員的利益沖突;北京叫停奧數,也得到一些輿論的喝彩,可是,回顧歷史,這已是北京第三輪治理奧數熱了,人們擔心,風頭過后,奧數熱依舊;教育部頒布新的本科專業目錄,基本精神是擴大學校設置專業的自主權,這一方向是正確的,可是,專業設置自主權放得并不多,與此同時,對于大學如何用好自主權,不見進一步的學校管理改革;南科大“轉正”,從學校辦學角度分析,學校獲得合法的地位,這是好事,但“轉正”在很多人看來意味著“收編”,這表明輿論對南科大的改革前景并不看好,曾經高調宣布“自主辦學,自授學位”、“去官化、去行政化”的南科大,現在的改革銳氣少了不少;至于崔永元“怒”了,能成為年度關鍵詞,除名人效應外,更重要的是這一事件很有代表性,折射出民間教育公益事業的尷尬。
只有10%按照時髦的話說,傳遞著積極的“正能量”,這就是“最美女教師”。這種格局,值得深思。在筆者看來,40%的痛心事,很大程度上可以杜絕,其基礎是嚴格依法治校。虐童,取消長跑和中國教師低工資這三個關鍵詞,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就是有法不依,沒有依法治校——虐童事件背后是不合格幼兒園、不合格教師的大量存在,這是由于政府部門沒有依法保障學校的投入,與之對應學校也沒有配備合格的教師;取消長跑背后,是學校的教育、法律責任邊界不清,為規避責任,一些學校對學生采取“圈養”方式,這造成學生體質差、體育事故增加、學校不敢開展體育活動、學生體質更差的惡性循環;中國教師工資低,如前所述,是沒有依法保障教師待遇。
而50%的鬧心事,則需要通過教育改革,讓其擺脫令人糾結的局面。比如,推進異地高考、有效叫停奧數,必須推進高考制度改革,實行高校自主招生,建立多元評價體系,只有打破計劃錄取制度,才有出路;全民奧數熱,起因在義務教育不均衡和中高考單一的評價制度。實施新本科專業目錄、南科大“轉正”而不被“收編”,都需要調整政府管理學校的方式,建立現代大學制度,落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另外,如果積極推進教育改革,建立多元評價體系,也會為消除吊瓶班、虐童等令人痛心的教育事件,創造良好的教育環境。
總之,一方面依法治教,另一方面積極推進擴大受教育者權益的教育改革,我國教育的“痛心事”、“鬧心事”,才能減少,也才會有更多的順心事。我國教育部門、學校有必要認真分析公眾關注的教育事件傳出的民間呼聲,推進依法治教,加大教改力度,辦讓老百姓滿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