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報告提出,要促進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并將其作為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這是我們黨關于建立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科學思考,也為解決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城鄉差距過大等發展痼疾吹響了號角、指明了方向、規劃了路徑,必將進一步推動中國穩步前行。
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三農”工作,將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十年來中央連續頒發有關“三農”的一號文件。受益于此,我國糧食生產實現“九連增”、農民增收實現“九連快”,農村面貌也出現巨大變化,近十年成為中國農業發展最快、農村變化最大、農民得到實惠最多的時期。
但不容忽視的是,長期存在的城鄉二元結構的不良后果日益顯現,農業生產乃至經濟發展面臨的土地、勞動力約束越來越大,2億多“半城市化”人口,也表明解決城鄉基本公共服務不均等、城鄉差距過大等問題迫在眉睫。這些問題也成為制約中國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大步前行的重大障礙之一。
讓人欣慰的是,黨中央科學認識到這些問題,并從頂層設計的層面提出了解決方略。我們看到,十八大報告沒有就“三農”談“三農”,而是將“三農”問題納入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決策范疇,進一步明確提出“四化同步”,并要求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這是方向,更是號角,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以及統籌兼顧等科學發展理念。
十八大報告還強調,城鄉發展一體化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途徑,并從強農惠農政策、發展現代農業、推進新農村建設和扶貧開發、促進農民增收、堅持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特別是完善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指導性和可操作性很強的要求,為在城鄉統籌發展過程中解決“三農”問題指明了前行的路徑。
有理由相信,只要各級黨委政府沿著這些方向和路徑前行,中國的農業生產基礎必會進一步夯實,現代農業的發展水平必將進一步提升,農村面貌也會發生巨大改變,農民的錢袋子必會越來越鼓脹。
還有理由相信,隨著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的加速,戶籍制度改革的推進,以及城鄉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和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等民生事業的發展,農業、農民的權益和福利將得到更好保障,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城鄉二元結構也必會發生改變。
一幅新型工農、城鄉關系的藍圖正展現在我們面前。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增進的是數億農民的福祉,改變的是廣大農村的面貌,更是進一步解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城鄉差距過大等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的關鍵。打破這些發展桎梏,中國穩步前行必將更有力量,前景也會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