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改革開放以來,作為國民經濟命脈的中小企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我國中小企業的快速和健康發展,成為我國保持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重要基礎,對推動我國經濟可持續快速增長、構建和諧社會發揮了重要作用。
但是,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發展也面臨著新老問題的夾擊,不僅存在融資難、社會服務體系不健全、信息缺乏、企業管理水平低、市場競爭能力弱、整體素質有待提高等一系列老問題,還要面對世界經濟持續下行,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抬頭的外部沖擊,以及國內資金、勞動力、原材料等成本不斷上升等新問題的產生,使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這種形勢下,國務院、各部委等多部門多次發出扶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聲音。
【背景鏈接】
一、政策背景
引導金融機構加對小微企業支持
2013年3月5日,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促進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經濟結構調整特別是“三農”、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的金融支持,滿足國家重點在建續建項目資金需求。拓寬實體經濟融資渠道,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促進資本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擴大營改增試點 促進中小微企業發展
2013年4月10日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擴大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讓中小規模納稅人稅收負擔得到減輕,促進了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發展。稅制得到簡化和規范,有利于解決稅制不統一和重復征稅問題。
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
2013年6月19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政策措施。會議指出,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將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試點擴大至全國,鼓勵創新、創業型中小企業融資發展。同時,要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信貸傾斜。全年“三農”和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貸款增量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政府政策要繼續支持小微企業
2013年7月8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廣西欽州召開的小微企業座談會上指出,小微企業“鋪天蓋地”,是就業的最大吸納器,政府會繼續從政策上給予支持,創造良好環境。千千萬萬的小微企業發展好了,就會為增長和轉型裝上更多“助推器”,打開更廣闊的就業大門。
工信部出臺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指導意見
為全面提升中小企業的發展質量和效益,實現專業化、特色化、差異化、新穎化和可持續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出臺了《關于促進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的指導意見》(工信部企業[2013]264號)文件,意見提出了六大重點任務:一是增強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二是實施中小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三是提高信息化應用水平。四是提升產品質量和創建品牌。五是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六是促進產業協作配套。
二、落實情況 2013年7月,各地政府出臺政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
為支持小微企業出口,安徽省調整小微出口企業信用保險補貼方式,實行“差額繳費、補貼直撥”,小微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時,僅需差額繳納不含政策補貼的保費,即全部保費的50%;
為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提高其自主創新能力,四川省財政廳下達2013年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專項資金4500萬元,重點支持企業技術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研發能力建設和創新主體培育,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創業主體;
為了讓更多小微企業入駐孵化園,且能有效地得到扶持政策的“呵護”,重慶市工商局聯合重慶市發改委啟動了市級微企孵化園申報、認定工作。凡經審核被認定為市級微企孵化園的,將獲得50萬元以內的資金補助。
【百姓怎么看】
觀點一 保障民間資本的安全和收益 促進小微企業發展
人民網網友“ Hellokitty”:促進民間資本進入金融、能源、交通和社會事業等領域,這不僅能緩解經濟發展的困難,而且能夠推進整個事業的發展。現在我們很多行業資金匱乏,但民間資金要進入需要新的體制,請問發改委領導,民間資本享有哪些具體權利?同時,民間資本的安全和收益如何保障?
人民網某網友:由于金融危機的沖擊和相關制度的缺失,部分中小企業被迫破產。在解決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過程中,民間資本與小微企業對接是一個可行的途徑。在這一過程中,政府計劃怎樣主動正確地引導民間資本流向?又將如何保障民間資本的利益?
新浪網友“刑天seo”:開公司兩年,深刻感覺到民營的,小微企業的艱辛。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跟大公司比,我們缺資源,缺少更多求職者的關注,但我們更靈活更努力,公司不能急,一步步來。不能什么項目都接,先集中注意力把某幾類項目做好,做出自己的優勢來。不斷整理,思考,內部培訓分享,不斷積累,一步一個腳印。
觀點二 從國家層面扶持小微企業
人民網網友“黃金眼”:建議從環保,科技角度扶持各類企業,引進技術和人才,出臺一些有利于國家環保,科技進步的扶持政策。由于資金短缺,影響了許多中小企業的發展和科技進步,也影響了國家的發展。
人民網某網友:小微企業現在非常困難。資金鏈的保證是個大問題,此外,市場環境惡劣。希望有關部門切切實實,真真正正地調查小微企業的生存環境,花大力氣幫助小微企業發展壯大。不知有什么好辦法來解決小微企業的困難?
騰訊網友“林耀強”: 中央重視小微企業扶持這是中小微企業的福音也是工人的福音,高層終于回歸理性不大搞造城運動,也證實中小微企業是中國創造就業最多的群體,占稅收的50 60%,但不知道地方政府和各金融機構怎么去執行?
觀點三 對小微企業落實稅收扶持政策
騰訊網友“劉義濤”: 小微企業中大部分是個體戶,在此請廣大個體戶放心,在“營改增”地稅向國稅交接的過程中,核定征收的個體戶稅收一律不變,而且如果今年內生產經營規模沒有明顯增加,納稅定額也一律不調整。
搜狐網友“創投專家庫”: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實體經濟增長動力不足,一方面是因為管制太多,另一方面則因為財政體制不合理。比如財政稅收對小企業征收的稅太多,應該對小型或部分微型企業完全免稅。此外,當前金融業仍然過度集中在大型銀行,應該騰出更多的空間讓更多非銀行金融機構進入,更好地為實體經濟服務。
新浪網友“朱毛爸”:經濟體制改革:建立健全覆蓋全部國有企業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收益分享制度。落實和完善對成長型、科技型、外向型小微企業的財稅支持政策。
觀點四 放開體制束縛,增強小微企業發展動力
新浪網友“黃敏的地產角”:讓小微企業融資易,融資成本低這是應該的、必須的,但是非創業板再融資能解決,而是打通各種渠道,如果公開市場融資的話要建立、健全監督體制,在公平、公正、陽光的競爭體制下,確保。
騰訊網友“高會恩”:中小企業確實很困難,因為中國缺少公平竟爭的市場環境;雖然中小企業安排了中國人口的大部分就業,但在政策上卻得不到多少支持。市場環境之惡劣遠遠超出人們的想象,稅收重、收費多、融資難象三座大山一樣壓在中小企業身上;簡直就喘不過氣來。并且許多行業被壟斷企業把持,中小企業根本就進不去。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