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概述】
最近幾年,新疆阿勒泰、四川高縣、湖南瀏陽、浙江慈溪、寧夏銀川等多個地區進行了官員財產申報公示實踐,都曾掀起輿論波瀾,一度被媒體稱之為制度破冰或地方探索樣本。但這些破冰之舉,無一例外地曇花一現,很快就走上了“只申報,不公開”的道路。
【預測題目】
曾經風風火火的官員財產申報,現如今卻變成了曇花一現。對此,你怎么看?
【參考答案】
一、官員財產申報有利于源頭防腐。但總體來看,還應當穩步推進,操之過急有可能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二、官員財產申報缺乏法制基礎。由于缺乏具有針對性和操作性的法制基礎,冒然推進財產申報制度就難免被指責為“無法之舉,無規之措”,勢必導致在實施過程中充滿隨意性和主觀性,難以在保護官員個人隱私與公開官員財產狀況之間取得有效的平衡。
三、官員財產申報缺乏思想基礎。長期的官僚主義傳統使相當一部分官員不愿意接受財產申報這一新型理念,在操作過程中有意阻撓甚至明確拒絕申報個人財產,使財產申報淪為形式。
四、官員財產申報缺乏監督基礎。實際上,在我國仍然缺乏對政府及其工作人員進行信息公開、社會監督與處理反饋的完整系統的監督體制。因此,即便官員申報了個人財產,也難以避免社會的信任危機,從而進一步破壞政府形象,干擾政民關系,甚至引起更大范圍的民意危機。
鑒于此,政府和社會公眾應當本著充分宣傳、深入研究、穩步推進、循序漸進、注重實效的原則,健全法治基礎、打牢思想基礎、完善監督基礎,形成官員主動公開、群眾積極監督、政府有效反饋的財產申報體系,真正推進官員個人財產申報在法制的軌道上不斷前進!
搜索公眾微信號"考試吧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