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請結合“給定資料”,概括當前我國在糧食生產方面所面臨的挑戰。(20分)
要求:全面、準確,有條理,不超過250字。
【解題思路】
閱讀題干,審清題意
本題的作答對象是“我國糧食生產”;作答任務是“概括當前我國在糧食生產方面所面臨的挑戰”,“挑戰”一詞提醒考生,要重點關注與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相關的材料;作答范圍是全部給定資料;作答要求包括“全面、準確,有條理,不超過250字”,提示考生答案要點務必要找齊全,答案要富有邏輯性,作答字數要控制在250字內。
閱讀資料,提煉要點
題目沒有明確限定作答范圍,因此需要考生通讀全篇資料,查找與我國糧食生產相關的內容。其中,給定資料5、6分別對應試題2、3,材料反映內容亦不與糧食生產相關,給定資料7為正面資料,與題目“挑戰”一詞不對應,故將本題的作答范圍鎖定在給定資料1—4。
給定資料1信息非常豐富,第一段涉及的要點包括科研投資強度、項目穩定支持經費低;科研隊伍流失嚴重,拔尖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研管理機制不完善,研究經費使用效率低。第二段涉及的要點是我國國內種業研發創新能力弱,跨國種業公司迅速占領我國的種子市場。第三、四段共同反映了我國農技推廣遭遇的困境。
給定資料2的核心句是某社科專家的提醒:“未來農業的任務仍將非常艱難。一方面農業在增長,另一方面供給的增長趕不上消費的增長。”同時“如果農產品價格失控上漲又會導致工業品等價格上漲,加上運輸成本增加等一系列的價格傳導效應,會使國家消費進入動蕩狀態。”也是一句關鍵內容。綜合歸納,其強調的即是我國糧食供求平衡脆弱問題。
給定資料3首句即點出了本資料反映的核心問題:土地失控。具體表現是城鎮、工業化過程中侵占土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面臨挑戰。同時資料尾段還指出了農民生產積極性弱的問題。
給定資料4集中論述了我國土地撂荒的嚴峻事實,誰來種地成嚴峻問題。
加工要點,組織答案
將提煉出的要點進行整合、分析,可以從“農業科技創新乏力”、“糧食供求平衡脆弱”“土地失控”、“土地撂荒嚴重”四個方面組織答案,再加以必要的引領句,以符合“有條理”的作答要求;此外,注意作答字數不超過250字。
【參考答案】
當前我國在糧食生產方面遭遇四大挑戰:
一是農業科技創新乏力。科研投資強度、項目穩定支持經費低;科研隊伍流失嚴重,拔尖人才缺乏;科技成果轉化率低;科研管理機制不完善,研究經費使用效率低;民族種業研發創新能力弱,跨國種業公司蠶食我國種子市場;農技推廣遭遇困境。
二是糧食供求平衡脆弱。糧食供給的增長難追消費的增長,而農產品價格失控上漲將使國家消費進入動蕩狀態。
三是土地失控。城鎮、工業化過程中侵占土地,守住18億畝耕地紅線面臨挑戰。
四是土地撂荒嚴重。農村勞動力缺乏、生產積極性弱,誰來種地成嚴峻問題。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