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循序漸進,從分析到對策
示例一
圍繞“給定資料”主旨,聯系實際,以“‘后天’的拷問”為題,自選角度寫一篇文章。要求:(1)觀點明確、論述深刻、內容充實。(2)結構完善、條理清晰、語言流暢。(3)字數1000~1200字。(50分)(2010•浙江•第三題)
“后天”的拷問
洪水、海嘯、暴風、冰川融化、海水上漲、沙塵暴——近年來,這一系列頻繁的氣候突變、自然災害,以及隨之發生的疾病、生產破壞和環境危機,正在有力地警醒著人類要對自身發展方式進行反思和改變……可以說,所有人都在面對這一“后天”的拷問。
為了應對這場“氣候危機”,世界各國紛紛出臺了環境保護、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舉措……所有人都面臨著這樣一種矛盾:一邊是經濟進步、人民富裕的要求,一邊是氣候變化的挑戰;也都必須在這個矛盾中探索出一條保持經濟發展、轉變發展方式的新道路。
浙江省能源供應緊張,電力資源尤其緊缺,且面臨國家降低能耗的政策要求,節能減排壓力逐年趨緊……這一矛盾決定了浙江必須在未來探索出一條“保穩”而“促調”的發展道路,逐漸達到低碳經濟這一理想化的經濟模式。這條道路具體來說要求:
首先,轉變生產方式……
其次,轉變消費模式……
經濟發展方式的弊病已經嚴重影響我們未來的生存發展。只有真正建立起危機意識,逐步、徹底轉變生產與消費方式,堅定地向環保經濟和低碳經濟轉變,我們才能夠為浙江、為中國,乃至為全人類搭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通途大道。要實現這一理想,每個人都要做出自己的貢獻。
小注:這篇文章的結構為總-分-總,開頭從談大自然對人類的報復入手,列舉了當前頻發的自然災害。一語道破何為“后天”的拷問,緊接著第二段談應對后天的拷問世界各國采取的政策,當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存在的巨大矛盾。第三段從浙江省的實際情況出發,指出當前環境保護形勢額嚴峻,并指出面對上天的拷問應該走的路子,即“必須在未來探索出一條“保穩”而‘促調’的發展道路,逐漸達到低碳經濟這一理想化的經濟模式。”接下來兩段談具體如何走這條路子。最后一段重申論點,呼應開頭,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性從浙江本土,提升到我國乃至全人類的高度上來。總體看來,環環相扣,內容連接緊密,這種從名詞分析入手,談全球存在的普遍問題再結合浙江本土談實際問題進而談對策的寫作方式,行文流暢,邏輯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