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為大家分享一下申論學習中,如何跟“總理”學習申論文章寫作。
李克強: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
[新加坡《聯合早報》記者]這次國家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引起高度關注,請問李總理的是,這次改革是不是您理想的方案?怎樣達到簡政放權和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謝謝。
[李克強]你談到理想,凡事想要做成的話,總是要在理想和現實之間作出可能的選擇。這次改革方案核心是轉變政府職能,當然也是簡政放權。如果說機構改革是政府內部權力的優化配置,那么轉變職能則是厘清和理順政府與市場、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說白了,就是市場能辦的,多放給市場。社會可以做好的,就交給社會。政府管住、管好它應該管的事。
機構改革不易,轉變職能更難,因為它更深刻。我經常在地方調研的時候,常聽到這樣的抱怨,辦個事、創個業要蓋幾十個公章,群眾說惱火得很。這既影響了效率,也容易有腐敗或者叫尋租行為,損害了政府的形象。所以必須從改革行政審批制度入手來轉變政府職能。現在國務院各部門行政審批事項還有1700多項,本屆政府下決心要再削減三分之一以上。
不是說政府有錯位的問題嗎?那就把錯裝在政府身上的手換成市場的手。這是削權,是自我革命,會很痛,甚至有割腕的感覺,但這是發展的需要,是人民的愿望。我們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言出必行,說到做到,決不明放暗不放,避重就輕,更不能搞變相游戲。
向《半月談》學寫申論文章
公務車國產化釋放公車改革新信號
2013-07-21 08:11 作者: 陸文軍 來源:半月談網 編輯:梁恒我要分享
近期,我國自產高等級公務車頻繁亮相備受各界關注。法國總統奧朗德訪華,接待車輛為我國自主研制的大紅旗L9轎車。最近,我國外交部長王毅將公務用車換成紅旗H7轎車。有消息稱,紅旗公務轎車已經批量進入北京,部級領導換用國產車將開始啟動。
這些現象標志著倡導多年的“公車國產化”開始自上而下推進落實:從元首級用車,到省部級高級干部公務用車,將逐步以自主品牌汽車替代,且車型、規格、標準已經比較明確。
長期以來,國產汽車、民族品牌汽車進入公務車采購的道路甚為艱辛,一些干部對“面子”的重視和對國產品牌的“歧視”,是最重要的因素。
用完全國產化、民族品牌化汽車,替代“洋品牌”,改變國內公車領域的整體形象,是正在加快推進的公車改革中的重要一環,也預示著公車改革將逐步走向深水區,成為減少浪費的一項重要內容。隨著中央八項規定的貫徹落實,深化公車改革已成為大勢所趨。
此前許多年,國內公務車采購一直維持著“國產”這一模糊定義,實際上市場卻一直被“國產”的合資品牌汽車壟斷,各級干部使用車輛幾乎都為奧迪、大眾、本田、豐田、別克等外國品牌。目前我國早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汽車第一產銷大國,如果滿街跑的公務車都不用自己的民族品牌,那不僅是“汽車大國的遺憾”,更有點說不過去。
從國際慣例來看,即使在市場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只要擁有汽車工業,大多選擇本國品牌作為公務用車、外交公車、接待用車,在韓國,不僅是本國公務車,即使駐外使領館,用的也是“現代”,絕不可能采用外國品牌。
在國內,一些汽車工業較為發達的地區,領導干部換用自主品牌汽車的趨勢已經悄然啟動,如廣州市市長陳建華選用廣汽傳祺作為公務用車,深圳市市委書記王榮選用比亞迪電動汽車上下班,上海大量干部已換用自主品牌榮威汽車好幾年……
當前,公務用車全面國產化,示范效應非常明顯:首先是對于自主品牌的扶持。目前國內車市出現下滑趨勢,自主品牌首當其沖,領導帶頭使用國產車,實際上對社會有一種帶動作用,有利于自主品牌發展。
其次,促進節能減排。目前自主品牌汽車中小排量車是主流,一些自主研發的混合動力、新能源等節能汽車也將陸續進入政府采購目錄,長期來說“綠色”效應突出。
第三,節儉效應明顯。自主品牌汽車比同檔次的合資品牌產品便宜30%以上,比進口車價格更低了一半以上,而且使用、維修、保養成本要低得多,對公務支出來說是很大節約。
第四,推動清新政風。多年來,公務座駕的檔次,暗示著官員級別、社會地位,且已潛移默化成一種社會慣性思維,不僅影響社會風氣,還直接帶來了浪費。推動“國貨”成為“官車”,對推動政風清新、改善政府形象都有好處。
當前,公車改革逐步推向深入,公車攀比、公車私用、公車濫用甚至公車腐敗等亂象,必須要加快治理,從采購源頭上,用國產化、民族品牌的“硬杠杠”遏制奢侈浪費,再以總量減少的思路,逐步治理公車泛濫造成的巨大浪費。
然而必須看到,目前推動公車采購國產化的阻力依然很大,一些官員出于“面子”的考慮,以及對于安全舒適的追求,依然不愿接受自主品牌汽車,在采購中還是千方百計要買品牌更知名、配置更豪華的合資品牌汽車。譬如近期披露的某沿海城市公務車采購中,總共198臺公車,只有23臺是自主品牌。
據統計,2010年前每年非國產自主品牌車型采購量,占我國公務車采購近90%;目前自主品牌采購比例也沒超過20%。與2009年國務院印發《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明確提出的各級政府和公共機構配備、更新公務用車,自主品牌汽車所占比例不得低于50%的原定計劃,差距還非常大。
當前,高級干部換用國產汽車已成為一個重要契機,應適時將政府采購車輛國產化、自主品牌化作為一項硬性規定,加快推廣落實,同時深入推進公車改革,革除積弊,以減量為原則,用更嚴厲的制度監管公車必須“姓公”,對群眾深惡痛絕的“車輪上的腐敗”,進行有效治理。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