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論主題】
保護城市濕地
【事件還原】
濕地被譽為“城市之肺”。然而在氣候變化、城鎮化和工業化的多重壓力下,我國的城市濕地正面臨著數量減少、功能弱化的嚴峻挑戰。濕地是處于水域與陸地過渡地段的特殊生態系統,其種類繁多。其中,城市濕地是按地域分類的一個濕地子集,具體指分布于城市(鎮)地域內的各類濕地。
現階段,我國城市濕地管理面臨氣候變化、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加快等多重壓力,存在著重開發、輕保護,法制建設滯后以及多頭管理等諸多問題,急需加強城市濕地管理的科學化和系統化能力建設。
【焦點問題】
結合材料分析,談談我國城市濕地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歸納概括】
[城市濕地發展問題分析]
從全球來看,濕地面積減少、功能下降以及生物多樣性銳減等現象廣泛存在。在我國,濕地特別是城市濕地的健康發展正面臨嚴峻挑戰。
一是氣候變化已經并將繼續對濕地分布和功能造成不利影響。氣候變化通過作用于濕地的面積、結構與分布,進而對濕地生態系統的物質和能量循環、生產力、生物多樣性等功能產生重要影響。
二是溫度、降水與蒸發量變化是影響濕地分布和功能的最主要氣候因子。溫度升高會顯著減少濕地面積。歐洲南部半干旱地區的濕地研究表明,氣溫升高3℃-4℃,適于水生植物生長的濕地面積在5年之內將減少70%-80%。加拿大的相關研究顯示,區域年均氣溫升高3℃,將導致56%的流域濕地消失。降水和蒸發量變化會大幅度改變濕地面積,干旱和半干旱地區的濕地對此尤為敏感。美國的一些研究發現表明,降水、蒸發及蒸騰變化只要改變地表水或地下水位幾厘米,就足以讓濕地萎縮或擴展。
三是城鎮化進程已對濕地環境保護構成嚴重威脅。受快速城鎮化的影響,城市濕地普遍具有分布不均勻、面積較小、孤島式的斑塊特征,且斑塊之間的結合度下降,增加了濕地內部生境破碎化的程度。與其他類型的濕地相比,城市濕地受到的干擾以人為干擾為主,對濕地物質生產功能及社會服務功能的過度開發利用常常超出了濕地的自然容量,造成濕地數量減少、功能弱化。以南京市為例,近些年來其濕地面積大為減少,交錯帶或城市內的濕地逐漸替代鄉村內河流濕地。在新城區及交通線周圍,濕地受到的干擾尤為嚴重。
四是快速工業化導致城市濕地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工業化進程對城市濕地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廢水排放所造成的濕地水環境質量下降、水生態惡化。由于工業生產廢水、生活污水以及農業生產中化肥和農藥流失等對濕地水體的污染,致使濕地出現水體富營養化,導致濕地生態環境發生明顯改變,生態功能減弱甚至消失。同時,以濕地為棲息地和繁殖地的動植物也會受到嚴重影響,其食物鏈減少或異常,生物群落組成結構發生改變。此外,工業占地也會造成濕地面積減少。
關注"考試吧公務員"官方微信第一時間獲取公務員報名、真題答案、備考信息!
公務員考試題庫【手機題庫下載】丨搜索公眾微信號"566公務員"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