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數量關系 |
第 2 頁:判斷推理 |
第 6 頁:言語理解與表達 |
第 8 頁:資料分析 |
第 10 頁:參考答案與解析 |
41.【解析】C。仔細分析第一組圖形,圖形內部左側長方形依次向右移動,且第三個圖形內長方形是在第一個圖形的基礎上,順時針方向旋轉180°,依此規律推導第二組圖形,四個選項中,只有C項符合推理規律。
42.【解析】A。分析前兩行圖形可推知,第一行字母筆畫數為3,第二行字母筆畫數為2,第三行字母筆畫數為1,且每行線段數均為6。
43.【解析】C。仔細分析前兩組圖形,每組圖形都被呈現為4、3、2部分,依此排除A、B項。且每組圖中的小元素與其他組中的小元素相同。
44.【解析】C。前兩組圖形的陰影面積分別占整個圖形面積的,,,依此規律,可知C項正確。
45.【解析】D。由左面的平面圖形可知,上下底面為黑白各半,由此可以排除A、C項,又左、右兩側面有一矩形而前后側面一為空白,一為黑白各半,因此折疊后不可能出現相鄰的兩個側面同時出現矩形的情形,由此可以排除B項。因此D項正確。
46.【解析】A。題干由《周易》卦爻辭中確實記載了商代到西周初葉的人物和事跡,推出顧先生關于《周易》卦爻辭的著作年代在西周初葉的推定是可靠的。但事實上,由題干中的依據,只能得出《周易》是在西周初葉或者之后所作,并不能得出《周易》卦爻辭的著作年代在西周初葉。A項準確地描述了題干論證的缺陷,即論證中的論據并不能確定著作年代的下限。題干中說記載的人物和事跡已經被證實,因此B、C兩項都錯誤;題干也沒有犯“訴諸權威”的錯誤,D項錯誤。
47.【解析】A。題干中記者對國家通過擴大謙租住房制度來解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問題有信心。B、C、D三項都說明國家制定政策保障廉租住房制度的實施,因此可以增強記者的信心。而A項說的是發達國家的例子,與題干無關,無法增強力記者信心。
48.【解析】B。題干由“食用牛肉干不會導致動脈硬化”推出“食用牛肉干無需擔心對健康的影響”,但不會導致動脈硬化并不代表不會導致其他疾病,B項說明了這一點,即動脈健康不等于身體健康,所以削弱了題干論證。A項食用大量牛肉干有不利影響,而題干說的是偶爾食用一定量的牛肉干,因此不夠成削弱;C、D兩項都是無關項。
49.【解析】D。題干通過“右撇子出的事故更多”來反駁“左撇子比右撇子更容易出事故”的觀點。但事實上,右撇子出的事故更多可能是由于右撇子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更高,而題干論證沒有考慮左撇子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因此無法確定左撇子和右撇子哪個更容易出事故。D項最為恰當地概括了題干論證的漏洞。A、B兩項是無關項,C項雖然也可能影響論證的可靠性,但影響的程度顯然不如D項,如果左撇子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則題干結論就毫無根據。D項符合題意。
50.【解析】B。題干觀點是印刷品書籍的出現刺激了人們的閱讀興趣,大大增加了購書者的數量。如果B項為真,說明市場上對書的需求量增長是由于原來的購買者的購買的書的數量提高,而不是由于購書者的數量增加,質疑了題干結論。A項是無關項,題干沒有提到收藏價值;C項是將印刷機剛問世的印刷品與現代的印刷品比較,而題干是與以前的書稿復制品作對比,因此也是無關項;D項讀者的興趣轉移也不能對題干觀點構成質疑。
51.【解析】C。提干要求選出削弱項,而分析人士認為德國折扣連鎖模式逆市走俏的原因在于自身的經營方式,A、B項論述均加強了分析者的解釋;C項告訴我們,盡管德國折扣連鎖模式得以延續,但發生的情況是“被收購”,失去了自己的市場,與“逆市走俏”背道而馳,符合題意;D項表述與文意無關。
52.【解析】D。由題干可知,從A國運到B國所需的費用+在A國的購價<在B國的購價,在B國的購價=1.6倍A國的購價。則從A國運到B國所需的費用<在A國的購價的60%,而從A國運到B國所需的費用包括運輸費用和關稅,所以兩者都小于在A國的購價的60%,C項錯誤;又在A國的購價小于在B國的購價,所以D項正確。A、B兩項都是無關項。
53.【解析】B。題干論述通過“在萊姆病發病率高的年份中,白腳鹿的種群數量一般比萊姆病發病率低的年份低”這一論據推翻了“白腳鹿的種群密度是萊姆病發病率最好的預報因素”的觀點。假如B項不是題干的假設,則如果萊姆病爆發之前白腳鹿的種群數量會顯著降低,用題干的論據就無法推翻科學家的觀點,題干論述不成立。因此,B項是必須假設的。而A、C、D三項如果不是題干的假設不影響題干的論述。B項符合題意。
54.【解析】D。“如果最后一學期他的課程成績也是優秀,就一定可以免試就讀研究生”是一個充分條件的假言命題,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所以題干的推理是錯誤的。當題干規定為必要條件的假言命題,即“只有所有學期課程成績均是優秀,才可以免試就讀研究生”時,否定前件可以否定后件,則推理正確。因此D項正確。A、B兩項顯然錯誤,C項對規定的理解與題干中的規定是一致的,因此也錯誤。
55.【解析】D。李研究員將陳教授的論證與關于喜馬拉雅雪人不存在的論證進行類比,由“有人看到雪人當然能證明雪人存在,但沒人看到不能證明雪人不存在”可以看出李研究員的觀點是:沒有證據說明中世紀初歐洲與東亞有貿易往來,不能證明這種貿易往來不存在。因此D項正確。A項顯然不是李研究員的觀點;B項從李研究員的話中只能推出不一定不存在,而不能說是非常可能存在貿易往來;C項存在可比性是李研究員的論證所需的假設,而不是他所要表達的結論。因此D項符合題意。
56.【解析】D。A項畫家筆下的花、鳥、蟲、魚是對客觀事物的直觀反應,B項從鳥飛中得到啟示發明飛機,C項“十個指頭彈琴”的比喻,都屬于形象思維。D項概念、判斷、認識和把握客觀事物規律,屬于典型的抽象思維。
57.【解析】C。C項是新技術的首次應用,并且突出了市場性的特點,屬于技術創新。A項不具有市場性;B項是引進國外先進生產技術,不是新技術的首次應用;D項微軟公司的技術具有獨占性,不符合技術創新的特點。
58.【解析】B。A項健康常識不能幫助員工“理解和支持企業技術和管理創新”,C、D兩項不屬于“知識交流和知識共享”。B項通過網絡培訓,達到“知識交流和知識共享”的目的,符合定義。所以B項符合題意。
59.【解析】A。締約過失責任要求在合同訂立過程中,B、C、D三項都沒有訂立合同,只有A項訂立了手表買賣合同,且甲故意地先違反合同義務造成乙的損失,因此需要承擔締約過失責任。
60.【解析】D。A項小張是不厭其煩地重復敘述過去環境、條件;B選項看重過去的功勛,屬于沉溺于對過去的追憶;C項依戀過去,難以結交新朋友也屬于沉溺于對過去的追憶;而D項僅僅是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不屬于病態懷舊心理。所以D項符合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