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從1960年起,該省的人口自然增長率一直處于下降之中
C.從1980年以后,該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處于下降之中
D.從1980年以后,該省的人口死亡率一直處于上升之中
[答案解析]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1.B;2.B;3.A;4.A;5.C。
第1題,本題問的是出生率最高的年份而不是自然增長率最高的年份,因此,必須首先看明白題意。該圖沒有具體的數據,又牽涉到兩條曲線的比較,所以需靠肉眼去進行直覺的判斷,還要結合答案選項進行認真分析。經過仔細比較和觀察,可以發現出生率曲線在1970年的橫坐標上達到最高,以后逐年降低,因此答案選B。
第2題,需要找出人口處于負增長的年份,要使人口處于負增長,必須在這一年中人口死亡率大于出生率,也就是說在該圖中,虛線必須在某一個特定橫坐標的位置高于實線的位置。經過仔細觀察,我們發現,在1950—1955年這一段上,及其兩邊各一小段,虛線的位置是高于實線的,再結合答案選項,很容易選出本題正確答案為B。
第3題,要求觀察實線在四個階段上的走勢,比較和觀察得出在哪一個時間段上實線一直呈上升趨勢,因為只牽涉到一條曲線,因此這是比較容易的,只要稍一觀察,就可以選出本題答案為A。
第4題,出現了數據運算,需要首先找出橫坐標為1995的兩條曲線各自的位置,它們的數值已經給出,自然增長率的求法是用出生率減去死亡率,因此本題中的自然增長率就是所給出的兩個數據相差的絕對值,具體做法是11÷(12.5‰0-7‰)=2000(萬人),所以選A。
第5題,是判斷分析題,我們需要對這兩條曲線的走勢及相互間的比較作一個全面的認識,然后在四個答案選項中,一個一個地對照和排除,直到最終選出正確的答案為C。
(四)、網狀圖分析
[例題1]
根據下面的統計圖,回答1-5題:
圖示是某省城市、郊區、農村各類學校的分布情況。A代表大學,B代表中專學校,C代表師范學校,D代表普通中學,E代表職業中學,F代表小學,G代表私立學校。
1.農村分布率最高的是( )。
A.小學B.普通中學,C.師范學校D.私立中學
2.在農村分布率最低的是( )。
A.私立中學B.職業中學C.中專學校D.大學
3.師范學校在城市的分布率,與普通中學在城市的分布率之比為( )。
A.1:2 B.1:3 C.1:4 D.1:5
4.哪一類學校在城市、郊區、農村的分布率基本相同?( )
A.師范學校B.普通中學C.小學D.職業中學
5.下面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私立學校和大學在城市的分配率相同
B.在農村分布率相同的是師范學校和普通中學
C.在郊區分布率相同的有大學、職業中學和普通中學
D.師范學校在郊區和農村分布比城市少
[答案解析]
本題的正確答案為1.A;2.D;3.B;4.C;5.D。
本題是一道典型的網狀圖形題,它將城市、農村與郊區構成一種三角位置關系,而將7種學校放置其中。尤其是代表小學的F,其位置與另外6個相比,具有不規則性,在解題的過程中,一旦涉及分布率,一定要慎重對待F。
第1題,要求農村分布率最高的是哪種學校。首先,觀察圖形,農村100%居于最上方的頂角,通過比較我們很容易就會發現,F距最上端的頂角最近,也就是說,F在農村的分布率最大,結合題外的說明,我們知道,F代表的是小學,因此答案選A。
第2題,問的是在農村分布率最低的要素,在圖上很容易找出A符合要求,它代表大學,對照答案選項,可知D為正確答案。
第3題,本題需要求兩個分布率,師范學校在城市的分布率在圖中是C,因為七等分,所以在城市的分布率為1/7,同理可以得出普通中學在城市的分布率為3/7,兩者相比得到本題答案為B。
第4題,純粹是個觀察題,因為F位置特殊,我們首先便注意到它,經過觀察,發現F基本上位于大三角形的中心,因此選出F代表的小學。
第5題,是比較復雜一點的判斷分析題。通過觀察對比可知D項的敘述是不正確的,從圖中可以看出C代表的師范學校在郊區的分布率是最高的。
三、統計圖分析測驗強化訓練
根據下列圖形回答問題:
(一)
1.該市場銷售額最低的是( )
A.5月B.6月C.7月D.8月
2.該商場銷售額低于進貨量的月份是( )
A.4月、5月B.4、5、6月C.4、5、6、7月D.5、6、7月
3.該商場贏利最大的兩個月是( )
A.2、3月B.10、11月C.3、12月D.2、11月
4.該商場有幾個月處于贏利(銷售額大于進貨量)狀態?( )
A.6月B.7月C.8月D.9月
5.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該商場虧損(銷售額低于進貨量)最大的是5月
B.該商場從5月份以后,銷售額一直處于增長之中
C.從六月份起,該商場進貨量一直處于增長之中
D.該商場全年整體營業狀況可能是贏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