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學習策略及其培養
本章考點
學習策略的概念、學習策略的分類、兒童學習策略發展的三階段、元認知的概念、元認知的結構、元認知策略的概念、四種元認知策略及其各自的定義、認知策略的概念、對陳述性知識的三種認知策略、思維策略的概念、思維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學習策略訓練的三種方法、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
第一節 學習策略概述
1、學習策略的研究始于1956布魯納★★等人的工作。
2、學習策略:(1)是具體的學習方法或技能;(2)是學習的調節和控制技能;(3)是學習方法與學習的調節與控制的有機統一體。
3、學習策略的分類:
(1)尼斯比特和舒克史密:質疑、計劃、調控、審核;
(2)麥卡夫(1990):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資源管理策略;
(3)丹瑟斯(1985):主策略、輔策略。
4、兒童學習策略發展的三階段:(1)兒童不僅不能自發地產生策略,而且即使別人教給他們某種策略,他們也不能有效地運用(2)雖然兒童不能自發地產生某種策略,但卻可以在他人的指導下,學會某種策略,從而提高認知活動的反應水平(3)兒童可以自發地產生并使用策略。
第二節 元認知策略及其培養
1.元認知:弗拉維爾認為,元認知就是主體對自身認知活動的認知。我國最早的教育文獻《學記》就包含元認知的思想。
2.元認知的結構:元認知知識、元認知體驗、元認知監控。
元認知識:它是有關認知的知識,即人們對于什么因素影響人的認知活動的過程與結果、這些因素是如何起作用、他們之間又是怎樣相互作用等問題的認知。
元認知體驗:它是伴隨認知活動的認知體驗或情感體驗,既包括知的體驗,也包括不知的體驗,在內容上可簡單,也可復雜。
元認知監控:指主體在進行認知活動的全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為意識對象,不斷對其進行積極、自覺的監視、控制和調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制定計劃、實行計劃、檢驗結果、采取補救措施。
3、元認知策略:監控策略。指學生對自己學習過程的有效監視和控制。有四種:①計劃監控②領會監控③策略監控④注意監控。
4、國外元認知培養的主要方式:自由放任式、直接傳授式、元記憶獲得程序模式、波利亞的啟發式自我提問法。
5、元認知訓練的主要內容:教會學生如何根據自己的特點、材料的特點、學習任務與要求,靈活地制定相應的計劃,采取適當的有效策略,并在學習活動中積極地進行監控、反饋、調節,及時地修正策略和過程,以便盡快和有效地達到目標。實質上也就是設法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
第三節 一般學習策略及培養
1.認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術,這些技術和方法能使信息較為有效地從記憶中提取。認知策略分為:陳述性知識的認知策略和思維、解決問題的認知策略。
(1)陳述性知識的認知策略:
①復述策略:在工作記憶中未來保持信息而對信息進行反復重復的過程。
②精加工策略:指人們為了更好地記住所學東西而對學習材料做充實意義性的添加、構建和生發。
陳述性知識精加工策略的作用:促進了新知識在長期記憶中的保持,從而有效地擴大了原有知識的容量;提高了知識的可利用性。
③組織策略:是一種編碼策略。它主要由敘事策略、網聯策略、聚類策略和概括策略組成。
(2)思維與解決問題策略:包括:表征問題、解答問題、思路總結三個階段。
①表征問題的思維策略:主要問題是清楚、準確地理解和分析題意。如擬草圖來表達題目的整體性。
②解答問題的思維策略:善于進行雙向推理、進行擴散思維、選擇最優思路進行集中思維。
③思路總結階段的思維策略:思考自己是否把握與題有關的知識結構;回憶自己的解題思路過程,找出其中的問題;思考還有沒有更簡潔的思路和更佳的解決辦法。
2、教學中如何有效培養學生的學習策略:
(1)學習策略是可以教會的
(2)有效地進行學習策略教學的措施
①要能識別重要的謝謝策略并能夠對其結構進行分析;
②教學方法應靈活多樣
③結合學科知識的教學進行教學
④注重元認知策略的訓練,使學習策略的運用更加有效靈活。
布朗的三種訓練方法:盲目訓練法、感受訓練法、感受自控訓練法。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