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影響人的發展的主要因素
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非常多,但最主要的是遺傳、環境、教育和個體的主觀能動性等方面,這幾個因素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的。
(一)遺傳
遺傳素質在個體身心發展中具有重要的意義。遺傳素質是指個體從上代繼承下來的一些天賦特點,包括一些與生俱來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機體的特點、感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征等。首先,遺傳素質為人的身心發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的身心發展的生理前提。如果沒有這些生理條件,人的身心發展就無從實現。其次,遺傳素質的生理成熟程度影響著人的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心理學家格塞爾的同卵雙生子的爬梯試驗證明,遺傳素質的成熟程度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水平及階段。再次,人的遺傳素質是有差異的,遺傳素質的差異性對人的身心發展有一定的影響作用。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人的體態、感官和神經活動的類型上。最后,遺傳素質又具有可塑性。人的遺傳素質會隨著外界環境、教育和實踐活動的介入而發生變化。
(二)環境
環境是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全部外在因素的總和,所有不以培養人為目標的外界對個體發展的影響,例如社會經濟生活、文化生活、親戚、朋友的交往都可以看做是環境的影響。個體身心的發展離不開外界環境的影響。首先,外部社會環境是個體身心發展、成熟的客觀條件,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具有一定的制約作用。如果說遺傳素質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那么社會環境的影響則能把這種可能性轉化為現實。我國古代的荀子就很重視環境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提出:“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其次,環境對人的作用離不開社會實踐,社會實踐對于人的發展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三)教育
學校是專門培養人的場所,教育對人的身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教育是人的發展的最重要的外因,教育決定了人的發展方向和發展水平。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人的活動,能夠排除一些外在不良因素的影響,使年輕一代朝著健康、正面的方向發展。學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發展中具有主導作用,其目的性、系統性、專門性和基礎性對青少年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尤其是學校教育的選擇性,對于培養目標的選擇、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方式、方法和手段的選擇都為青少年、兒童的發展創造了優越的條件和更多的發展可能性。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學校教育對于個體身心發展的主導作用不是無限的,必須要以遺傳素質為基礎,以外界環境為條件。因此,我們不能夸大教育的作用,而是應該實事求是地看待學校教育在個體身心發展中的作用。
(四)個體的主觀能動性
教育和環境對個體身心發展的作用,只有通過人的實踐活動,即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才能實現。學生只有把內在的需求和外在的教育、環境的條件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實現人身心健康和全面的發展。學生自身的主觀能動性是個體身心發展的內在動力。只有不斷提高自我意識,不斷擴充社會經驗、增強人的主觀能動性,個體才能自覺地做出選擇,制定自己的行動目標,主動地調控、安排自己的行為,從而實現個體身心健康、和諧發展的目標。因此,教育工作者應該適時地向學生提出要求,引起學生的內在需求和動機,并鼓勵學生采取積極的行動去努力,才能有效地促進其身心的發展。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