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1-4章 |
第 2 頁:5-8章 |
第五章 教學語言技能
70、狹義的教學語言專指教學口語,它是教學語言的主要形式。
71、(判斷)教學口語是教師教學中最基本最廣泛的表達工具。它是經(jīng)過轉化的書面語和經(jīng)過優(yōu)化的口頭語的結合。這是每個教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教育教學能力。獨白言語是教師最常用的。
72、(多1)教學口語的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學性、針對性、規(guī)范性、口頭性、啟發(fā)性、可接受性。
73、(多選)根據(jù)教學口語內容的性質把教學口語分為:說明性語言、敘述性語言、描述性語言、論證式語言、抒情式語言、評價性語言、演示性語言、概述性語言。
74、教學口語的構成要素:語音和吐字、音量和響度、語速、語調和節(jié)奏、詞匯、語法(是基本的語言技能,是課堂口語的基礎)。
75、(簡)教學口語技能提高的途徑?1、提高內在休養(yǎng)水平 2、強化語言外化能力 3、在實踐中進行訓練
76、(簡答)課堂教學口語的基本要求:1.符合規(guī)范,內容科學,合乎邏輯 ;2.通俗易懂,生動活潑,富于啟發(fā); 3.條理清晰,層次分明,重點突出; 4.要富于創(chuàng)造性,有獨特的風格。
77、體態(tài)語言是通過手勢、身姿、眼色和面部表情來進行信息傳遞、思想溝通、感情交流的活動方式。
教態(tài)語言技能是形成教師教學個性與風格的重要因素。
78、(多1)教態(tài)語言的特征:輔助性、連續(xù)性、表情性、動作性、情境性。
79、(多選)教態(tài)語言主要分為:身姿變化(站姿、走姿、手勢)、面部表情(眼神、微笑)、外表修飾。
手勢語可分為:指示性手勢、感情手勢、摹狀手勢、象征手勢。
80、教態(tài)語言的基本要求:身姿要穩(wěn)重端莊、表情要真實自然、衣著要樸實整潔。
81、三筆字(鋼筆字、粉筆字、毛筆字)是教師的重要基本功。
82、(多選)教師常用文體寫作的形式:聽課筆記、教學筆記、操行評語(一般包括優(yōu)點、缺點、努力方向三個方面)、教育科研論文。
第六章 學法指導技能
83、學法指導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在具體的教學情境中,教師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學習習慣;二是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某些學習方法的運用范圍。
84、(多2)學法指導的途徑:1.在各課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2.開設專門的學習方法指導課、3.開設學習方法專題講座、4.召開學習方法研討會。
85、(簡答)學法指導的基本要求? 1.要明確目的、2.要遵循學習規(guī)律、3.要著眼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能力、4.要與學情相結合、5.促進具體操作向內在學習素養(yǎng)的轉化。
86、常規(guī)學法指導技能: 1、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2、指導學生科學運籌時間。3、指導學生做好課前預習。4、指導學生提高課堂學習效果。5、指導學生做好課堂筆記。6、指導學生進行課后復習。7、指導學生完成作業(yè)。
87、對學生新型學習能力的指導主要包括:信息能力指導、自主學習指導、合作學習指導、探究學習指導。
88、(多1)合作學習指導的要求: 1、選擇適宜的學習內容。2、分組要合理。(組間同質、組內異質)。3、選擇恰當?shù)暮献鞣椒ā?、全班共享合作成果。
89、合作學習的評價的明顯特點:重視小組自評、以團隊成績?yōu)闃藴省?/P>
90、美國教育家杜威主張進行“問題教學法”,并首次提出了較為系統(tǒng)的探究性教學理論。
91、(多1)探究學習的特點:自主性、開放性、過程性、實踐性。
第七章 說課、聽課和評課技能
92、(判斷)說課是教師在授課之前將教案轉化為“教學活動”的一種實踐演習。
說課的重點是“為什么這樣做”。要把教學構想、教學效果及其理論依據(jù)說清楚。說課前,一般都要先寫出說課稿。其主要內容不僅要寫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還必須寫出為什么這樣做,理論依據(jù)是什么。
93、(多選)說課的性質:說理性、科研型、工具性、交流性。 (判)說課過程是內隱知識顯性化的過程。
94、(簡答)說課的意義? 1、說課有利于教師學習共同體的對話交流。2、說課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3、說課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自身素質。
95、說課與備課的區(qū)別: 1、說課與備課的形式不同(備課是教師個體獨立進行的一種靜態(tài)的教學研究行為;說課是一種動態(tài)的教學研究活動)2、說課與備課的內容不同(備課主要是教師解決怎樣上好一節(jié)課的問題;說課不僅要解決怎樣上好一門課的問題,而且主要回答為什么要教這些內容,和為什么這樣交的問題,它重在說理)3、說課與備課的對象不同(教師備課是自己獨立地進行教學設計,不需要直接面對學生。而說課的聽眾只要是教育工作者)4、說課與備課的目的不同(備課是教師為了上好一節(jié)課,使教學活動能夠正常、規(guī)范、高效的開展。說課是為了促進教師學習與反思、改進與優(yōu)化備課)
96、說課與上課的區(qū)別(關系):1、說課與上課的目的不同(上課的目的是通過將書本知識傳授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教給學生適當?shù)膶W習方法,引導學生學會學習;說課的目的則是想聽者介紹關于一節(jié)課的教學設想,使聽者了解教師的課堂教學設計)2、說課與上課的內容不同(上課的內容是面對學生教哪些知識、如何去教;說課則是教師闡述自己的教學構想、說明自己如何去教、學生怎樣學,并說明其理論依據(jù)。)3、說課與上課的對象不同(上課是具體的施教過程,是教師與學生的互動過程,其對象是學生;說課是教師同行之間展開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其對象是同行教師、評議者、學校領導或教學專家)4、說課與上課的形式不同(上課是通過讀、講、議、練、評等方式掌握知識技能;說課是以教師的解說為主)。
97、(多1)說課的類型:研討性說課、示范性說課、評比性說課、檢查性說課。
98、說課的基本內容:說教學目標、說教學內容、說學生情況、說教學方法、說教學程序設計、說練習的內容與方法。
99、說教學目標:注意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目標的整合。
100.(判斷)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和表現(xiàn)形式,教材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主要信息來源。 說教學的內容:1、簡單介紹教學內容在該學科中的地位和作用。2、說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3、說教學內容的利用。
101.說學生情況:1、分析學生的認知基礎。2、分析學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對該學習內容的可接受程度。3、分析學生群體中學習基礎不同從而對接受該教學內容可能產(chǎn)生的個體學習差異。
102.(判斷)說課實施是說課過程的中心環(huán)節(jié)。 說課評說是促進教師業(yè)務能力提高的主要階段。 說課反思是整個說課過程的提高階段。
103.(簡答)說課的基本要求? 1、語言簡明,重點突出。2、關注教學創(chuàng)新,突出自身體色。3、說理透徹,理論與實踐相結合。4、要具有較強的教學反思意識。
104.(多2)聽課的內容:1、“聽”教師的教。2、“聽”學生的學。3、聽教學過程。4、聽對教材的分析處理。5、“聽”教學細節(jié)。
105. 聽課的基本要求: 1、要認真記錄。2、要善于思考。3、聽課后要及時總結交流評價。
106.(多1)評課的基本要求: 1、評課標準要多元化。2、要堅持評課之道。3、評課要有提高性。4、評課要有激勵性。
第八章 教學反思技能
107.(判斷)美國著名學者波斯納提出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jīng)驗+反思。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我國教育基礎的奠基人)也提出:優(yōu)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
108.(多)教學反思的特點:超越性、實踐性、過程性、主體性、發(fā)展性。
109.(簡1)教學反思的作用? 1、教學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經(jīng)驗。2、教學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師的職業(yè)幸福感。3、教學反思有利于教師形成自己的實踐性知識體系。
110. 教學反思的內容:觀念與情感、教學行為過程。
111.教育教學觀念是教師教學行為的靈魂和支點,是教師教學行為的指南。
112.教師的專業(yè)情操是教師對教育教學工作具有的理智性價值評價的情感體。是構成教師價值觀的基礎,是構成優(yōu)秀教師個性的重要因素,也是教師專業(yè)情感發(fā)展成熟的標志。
113.(問2)教學反思的途徑? 1、閱讀理論文獻,在理論解讀中反思。2、撰寫教學日志,通過寫作進行反思。3、尋求專業(yè)引領和同伴互助,在對話討論中反思。4、征求學生意見,從學生反饋中反思。
114.(多1)教學反思的方法:教學日志、教學案例(都是真實發(fā)生的)、行動研究、教師成長檔案袋。
115. 教學案例的基本格式:標題、引言、背景、問題、問題的解決、反思與討論。
116. 教師成長檔案袋的涵義: 1、教師成長檔案袋是一種教師成長的歷史記錄。2、教師成長檔案袋是一種實質性的文檔。3、教師成長檔案袋是一種學習工具。
PS: 直觀教學的形式(知識直觀形式):實物直觀、模型直觀、言語直觀。
我國現(xiàn)在的6、3、3學制是壬戌學制。
教師專業(yè)化成長的三個階段;關注生存、關注情感、關注學生。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