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技能一般概述 |
第 2 頁:操作技能形成 |
第 3 頁:心智技能形成 |
第三節 心智技能的形成
一、有關心智技能形成的理論探討
(一)加里培林的心智動作按階段形成論
對心智技能最早進行系統研究的是前蘇聯心理學家加里培林,他認為,心智技能是由一系列的心智動作構成的,心智動作是通過實踐動作的“內化”而實現的。加里培林將心智動作的形成分成五個階段:一是動作的定向階段,二是物質與物質化動作階段,三是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四是不出聲的外部言語動作階段,五是內部言語動作階段。
(二)安德森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階段論
著名認知心理學家安德森認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經過三個階段,即認知階段、聯結階段和自動化階段。在認知階段,要了解問題的結構,即起始狀態、要達到的目標狀態、從起始狀態到目標狀態所需要的步驟、算子。對于復雜的問題而言,要了解問題的各個子目標及其達到子目標所需要的算子。在認知技能形成的第二階段,即聯結階段,學習者應用具體的方法來解決問題,主要表現在把某一領域的描述性知識轉化為程序性知識,這種轉化即程序化的過程。隨著對某一技能的不斷練習,學習者對解決問題的法則的言語復述逐漸減少,而能夠直接再認出某一法則的可適用性。在該階段,個體逐漸產生一些新的產生式法則,以解決具體的問題。在自動化階段,個體獲得了大量的法則并完善這些法則,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認知投入較小,且不易受到干擾。
二、心智技能原型的模擬
1.創擬確立心智技能的操作原型。
2.檢驗修正模型。
三、心智技能分階段形成
1.原型定向;
2.原型操作;
3.原型內化。
四、心智技能的形成特征
1.對象脫離了支持物;
2.進程壓縮;
3.應用的高效率。
五、心智技能的培養
1.遵循心智技能按階段形成的理論。
2.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與概括性。
3.熟練掌握心智活動規則和課題解答程序。
4.創設條件,提供心智技能應用的機會。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