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我國小學的組織與運行★
(一)學校組織
1.學校組織的特點
從學校組織內部系統的剖析出發,學校組織從總體上來說是一個松散結合的組織;從學校組織的教職員工特點出發,學校組織是一個更需要人本關懷的組織;從學校組織的任務、目標來看,學校組織是一個受到多重影響的、具有多重標準的組織。
2.學校組織的結構模式
常見的學校組織結構模式有直線型學校組織、職能型學校組織、直線一職能型學校組織、矩陣型學校組織、事業部型學校組織。其中,最常見的是直線一職能型學校組織。
直線型學校組織是一種簡單垂直領導的學校組織。這種組織中各種職位直線垂直排列,具體表現為:校長、副校長統一指揮,集中領導各教研組、少先隊、后勤等部門。這種組織結構模式簡單,統一指揮、集中領導,適用于規模較小的學校。
職能型學校組織是強調專業化領導的學校組織。在學校管理層中設教務處、政教處、少先隊等職能機構,各職能機構各司其職、地位平等。在其職能范圍內,不僅可以直接指揮下級單位的工作,而且可以指揮、監督同級其他職能機構的工作。這種學校組織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基層組織受到來自不同職能部門的多重指揮,這種多重指揮難免出現沖突。
直線—職能型學校組織綜合了直線型學校組織統一指揮和職能型學校組織發揮專業部門優勢進行管理的優點。它與職能型組織不同之處在于,職能部門無權直接向下級單位發號施令,只能對其進行業務指導,下級單位最終聽從直線部門的直接領導。
矩陣型學校組織是在大型組織中,為克服缺乏橫向溝通的弊病,把管理中的垂直聯系和水平聯系、集權化與分權化有機地結合起來而設計的。在這種結構中,縱向設有指揮——職能領導關系,橫向設有項目——目標協調關系,各職能部門的垂直系統和各項目的水平系統組成一個縱橫交錯的矩陣。矩陣型學校組織的不足之處是對下屬可能形成雙重領導,使之難以適從。我國大學和規模較大的中小學,很多都采用這種組織形式。
事業部型學校組織是一種典型的用分權形式來管理學校的組織形式。這種組織形式有利于調動各事業部的辦學積極性,為各事業部培養全面的學校管理人才;但各事業部存在重復設置管理機構和人員的情況,造成學校管理成本增高,同時易于滋生本位主義,忽視學校的整體利益。事業部型學校組織一般是那些規模較大、有復合教學業務的或有跨地區教學業務的學校。
3.學校組織機構的基本形式
我國學校組織機構一般包括兩大類:一類是行政性組織機構,這是為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學任務、維持學校正常運轉而設立的;一類是非行政性組織機構,這是為配合、監督、保證學校的各項活動而設立的。這兩類組織相互聯系、相互支持,共同對學校的管理工作發生作用和影響。
(1)行政性組織機構
各部門的主要職責如下:
校長辦公室:這是校長領導下處理日常校務的辦事機構。它協助校長處理對外聯系、對內協調的工作,負責對外聯絡、文件收發、報表統計、信息反饋等,通常設主任或干事1-2名。 教導處:這是組織和管理學校教學業務的機構,具體領導各科教學研究組、年級組及班主任的工作;同時兼管與教學業務有關的科、室,如實驗室、圖書館、文印室等。教導處的日常行政事務包括掌握學籍、整理教學檔案、成績統計、安排作息時間、編制課表、組織課外活動等。一般設主任、副主任若干人。
政教處:這是管理學生思想工作、組織學校各種德育活動的機構。對各年級組的德育工作負有領導、管理和協調責任。一般設主任、副主任若干人。需要說明的是,不是所有的中學都設政教處,有些規模較小的中學可能就沒有這一機構,這些學校的德育工作由教導處統一管理和協調。小學也一般不設政教處。
總務處:這是組織和管理學校后勤的機構,負責學校的基建、物資的供應、設備的維修、財務的支出和報銷等事項,同時兼管學校的食堂、宿舍等,其宗旨是為教學服務、為師生服務。總務處一般設主任、副主任及辦事員若干人。
教研組:這是各科教學研究組,是學校的基層教學活動單位之一。負有組織本學科教學、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業務能力等責任。此外,教研組有責任對本學科的教學質量進行監控和評價,發現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意見。教研組一般由同學科的教師組成,通常設組長一人。
年級組:這是同一年級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集體組織。它的任務是了解同年級學生的德、智、體發展的實際,溝通班主任與班主任、班主任與任課教師之間的關系,統一認識,統一步調,提高教育質量。年級組長對本年級教學工作、思想政治工作、體育衛生、課外活動、生產勞動進行組織安排,落實各項活動,評估活動效果。
(2)非行政性組織機構
非行政性組織機構一般包括黨、群、團組織和各種研究性團體,各機構的主要職責如下:
黨支部:一般來說,由于中小學規模有限,因此不設黨委而設黨支部或黨總支。黨支部主要抓好學校師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同時還參與學校重大問題的決策,對學校的教學、人事、財務管理等工作負有監督和保證實施的作用。
工會、教代會:大多數中學都設有工會組織和教代會組織,其性質屬黨支部領導下的教職工群眾組織。
它們是黨政聯系群眾的橋梁,負有下情上達、向學習工作提出批評和建議、推動學校民主管理、依據有關教育法律或勞動法律維護教職工的合法權益、組織教師開展休閑娛樂活動等責任。共青團、學生會、少先隊:這是黨支部領導下的青年教師和學生的群眾組織,其中,共青團由青年教師和符合年齡要求的學生組成,參加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學生會和少先隊則由學生組成,一般沒有嚴格的加入條件。這三種組織主要圍繞青年教師或青少年學生的特點開展活動,活動內容涉及思想教育、教學、文體活動、社會活動等。
研究性團體:一些學校為了更好地開展教育教學活動,成立了相關的研究性組織,如學科教學研究會、文學社、藝術會等。對于這些組織,學校行政應給予熱情支持,并積極進行引導,使之對學校的工作起到有益的輔助促進作用。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