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小學的組織與運行
一、學校管理概述
(一)學校管理的概念
學校管理是學校管理者在一定社會環境條件下,遵循教育規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帶領和引導師生員工,充分利用校內外的資源和條件,為有效實現工作目標而進行的一種組織活動。
(二)學校管理的基本要素
學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對象三個基本要素組成的。
學校的管理者主要是指學校的正副校長以及各個職能部門的負責人員,此外也包括學校的教職員工。
學校的管理手段主要包括學校的組織機構和規章制度。目前學校的領導體制是校長負責制。學校管理對象是學校的人、財、物、事(工作)、信息、時間和空間等,他們是學校管理活動的客體或被管理者。
(三)學校管理的基本內容
小學管理的基本內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學工作管理、財務行政管理和總務工作管理。
思想品德教育管理包括制訂學生思想品德教育計劃;抓好班主任工作;上好政治課,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和學生會的作用;加強與學生家長及校外教育機關的聯系,并要求他們密切配合。
教務行政管理是指教導處的具體業務工作,主要有招生、編班、排課表、學籍管理與成績統計、管理圖書儀器和編制教務表冊等。
總務工作管理包括校舍的建設、維修和設備的購置、管理以及生活福利工作和財務管理工作。
(四)學校管理的過程
學校管理的過程包括計劃、實施、檢查和總結四個基本環節。
1.計劃
學校管理的起始環節是制訂學校工作計劃。計劃是全校人員的行動綱領,是管理過程后續環節的依據。計劃包括學校工作計劃(學年的或學期的)、部門工作計劃、教研組工作計劃、班主任工作計劃、少先隊工作計劃等。其中,學校工作計劃規定學校工作的總任務和總要求,是制訂其他各種計劃的依據。
2.實施
實施是將計劃變為行動。實施是管理過程的中心環節。實施計劃是全員的責任,各機構成員都必須按計劃做好自己的崗位工作,完成規定的任務。在實施過程中,學校領導要做好組織、指導、協調、激勵等工作。
3.檢查
檢查是了解計劃執行的情況,發現和解決問題,以期獲得良好效果的措施。檢查種類有經常檢查和定期檢查、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檢查、互相檢查和自我檢查。檢查常用的方法有聽課、觀察、談話、資料分析、參加會議、聽取匯報、質量評估等。
4.總結
學校工作總結是對學校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的質量作出實事求是的評估,把工作的主要經驗加以總結,以便得到推廣,并從缺陷和失誤中取得教訓,從而進一步改進學校工作。做好總結,需要注意以下要求:
(1)總結要以實際效果為依據;(2)要在日常檢查的基礎上進行;(3)要抓住重點問題進行總結;(4)要善于依靠群眾;(5)總結工作要與交流經驗、評選先進、表彰先進結合起來,以收到更好的總結效果。
(五)學校管理的原則與方法
1.學校管理的原則
學校管理原則是人們根據學校管理規律以及教育理念提出的,指導學校管理者觀察和處理學校管理過程中各種問題的行為準則。
(1)方向原則
方向性原則是指學校管理工作堅持社會主義的辦學方向,加強黨對學校工作的領導的行為準則。
(2)科學性原則
科學性原則指學校領導以科學理論為指導,按照黨和政府的要求,遵循教育的客觀性規律和發展趨勢,從學校實際出發進行管理的準則。
(3)民主性原則
民主性原則是指調動全體教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之共同參與、監督學校管理工作的行為準則。
(4)教育性原則
教育性原則是指學校管理過程中,時時體現教育性,處處著眼于育人的行為準則。
(5)規范性原則
規范性原則是指通過編制各種管理計劃,建立健全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來組織、協調、控制學校的常規:管理活動,提高管理效率與質量的行為準則。
(6)系統性原則
系統性原則是指以實現學校整體目標為主,協調各部分之間的關系,達到學校管理最優化的行為準則。
(7)效益性原則
效益性原則是指充分利用人力、物力、財力、時間、空間、信息等資源,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收益的行為準則。
(8)動態性原則
動態性原則是指在學校管理過程中,根據管理條件的變化,及時調整管理策略與方法的行為準則。
2.學校管理的方法
學校管理方法是指各種能夠實現管理職能,達到管理目標,確保管理活動順利進行的手段、途徑和措施。一般來說,學校管理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行政管理方法。行政管理方法是指依靠行政組織和領導者的權力,通過強制性的行政指令等手段直接對管理對象施加影響,按行政系統進行管理的方法。
(2)法律方法。這是指運用法律這種國家機關制定或認可并受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行為規范來進行管理的方法。
(3)思想教育方法。這是指通過正確的精神觀念的宣傳,從真理性方面啟發人們的理想,使之成為人們行動的動機,從而為實現學校目標而自覺努力的方法。
(4)經濟方法。經濟方法即物質效益的方法,是指把物質作為激勵動力,按照經濟規律的要求,運用經濟手段來實施管理的方法。
(5)學術方法。這是對學校中的教學研究等學術工作進行管理時運用的方法,對這類工作的管理不應使用簡單的行政命令手段,而應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
(六)學校管理的目標與途徑
1.學校績效是學校管理的目標和尺度
學校績效是指學校功能發揮所產生的實際效果,是管理有效的重要標志。小學的績效一般包括學校工作任務完成的情況、工作效率的高低、工作效益的好壞等,同時還包括學校所有成員知識技能、工作態度和工作成果等各個方面的基本狀況,以及由以上諸方面所反映的學校組織及其人員的素質、對環境變化所表現出來的適應能力和對社會需求的滿足程度等。
2.溝通是學校管理的基本途徑
溝通是信息在發送者和接受者之間進行交換的過程。管理系統中的層級越高,管理工作中溝通所占的比例就越大。溝通對于學校管理來說,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功能:第一,信息傳遞;第二,控制;第三,激勵;第四,情感交流。學校的溝通一般可以有兩種形式,即正式溝通和非正式溝通。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