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教資面試試題來源于學員回憶,與真實試題存在偏差,僅供參考。
高中心理健康 《高一來了》
一、考題回顧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小琳的信
1.規則介紹
信中小琳說自己在黑板上做不出題,出了丑,完全不像是一個好學生的樣子,不知道自己怎么會變成這樣,壓力很大。信到這里就讀完了。
2.分享交流
師:這封信給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你有沒有過類似的經歷?
生:我也有過類似的體驗,初中我是物理課代表,這次物理考試竟然剛及格,我都懷疑自己行不行。
3.教師小結
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困惑、迷茫,不過沒關系,這是進入新階段的必經的適應過程,而且也正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從容面對學習新起點》,適應新的學習。
(二)主題活動一:告別過去
1.規則介紹
拿出一張白紙,在上面寫下幾個初中時你獲得的榮譽、輝煌的成績或失敗,只要是你愿意和大家分享的即可。不記名。寫完后請把它折起來,裝進桌角寫有“過去”兩個字的信封里。前后六人一組,將信封混在一起,每人隨機抽出一個讀出來,大家都不用做評論。
2.交流討論
師:哪個小組愿意分享下你們的過去?
老師聽到有的同學是班委,有的同學獲得過很多獎項,也有的同學比較平淡。
師:請小組代表把信封放進寫有“歷史列車”的紙盒里,最后請班長收起來處理掉。
師:大家在活動中都有不同的表現,有的人激動,有的人有些低沉。分享下活動中的心情?
生:回憶過去的時候興奮,裝進信封有些失落,放進紙盒,有些釋懷
師:你如何看待過去的輝煌與無奈呢?
生:過去就過去了,應該向前看。
3.教師小結
過去我們已經不能改變,但如何讓過去影響我們是可以自己決定的。我們能做的是懷揣過去,把握好現在,只要有進步,我們就沒有遺憾。
(三)主題活動二:高中,你準備好了嗎
1.規則介紹
請同學們填寫心理手冊上的表格,想一想初高中不同階段,老師的授課方式,你的學習態度、學習目標、學習方法等方面有何不同,面對這些不同,你有何打算?
2.小組討論
生:老師講課的進度加快了,初中的時候一個知識點會講好幾遍,直到大家都懂,現在很多都是只講一遍
師:面對授課進度的加快你打算怎么辦呢?
生:做好預習和復習的工作,預習的時候把不懂的地方標記好,聽課時有重點地聽,課后及時鞏固,加深理解,以免忘記。
3.教師小結
大家發現了許多初高中的不同,也都有自己的打算,希望大家能把今天的感悟用到學習中。
(四)總結升華
課程即將結束,短短的一節課可能未能解決掉你所有的問題。老師給大家一個小建議,同學們可要就自己目前最著急解決的問題列一個提綱,問一問高年級的師兄師姐,看看他們有什么經驗和建議。
【板書設計】
高一來了
告別過去
高中,你準備好了嗎
【答辯題目解析】
1.你每個活動的教學目標是什么?
【參考答案】
(1)熱身活動,讓大家暢所欲言,談談對新的高中學習生活的感悟,從而引出主題。
(2)主題活動一,幫助大家和過去告別,正確看待過去的輝煌與無奈,為新的生活做準備。
(3)主題活動二,幫助大家認清初高中學習的不同之處,并為此做好打算。
(4)總結升華,為學生提供建議,幫助解決遺留問題。
2.學生學校適應不良的原因有哪些?
【參考答案】
(1)客觀環境的變化
人在新的環境里,面對陌生的一切常常會有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覺。尤其許多考入重點中學的學生,在初中時學習成績名列前茅,是眾星捧月般的人物,而來到這個高手如林的高中學校,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和待遇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或多或少都會使學生產生失落感、孤獨感和無助感。
(2)學生的自身原因
學生的個性特點身體狀況、知識基礎、學習方法及學習能力等都會影響學生的在校學習生活。
①期望值與現實的落差
當新生發現現實學校生活同理想中的生活相去甚遠時,就會產生對學校生活的不良印象,這種不良印象使新生內心感到困惑、迷惘,產生挫折感、失落感。
②自我松懈與現實壓力的沖突
這一現象多發生在高中生身上,有的學生認為已經上了高中,離高考還遠,可以松口氣了,由此放松了自己,但現實的學習任務卻比初中時更重了,要求更高了,結果導致高一的第一步就跟不上,處于被動的狀態。
③獨立意識與自理能力的落差
這一現象多發生在中學生身上,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獨立意識日益提高,他們往往想擺脫父母的控制,自己做主做自己的事情,但一旦離開了父母的照顧和監督,在高中的學習和生活中又不能自理,因而感到不適應。
④對學校環境的認知
對學校環境認同并接納,有利于對學校生活的適應。學生學習環境滿意度越高,則對學校適應越好。在校園文化的作用下,學生能感受和認知到自己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從而產生強烈的歸屬意識、責任意識和榮譽意識,校園文化認同感越強,就越會在校園中產生一種期待合力,越能促進良好的學校生活適應。
(3)家庭環境影響
家庭是影響青少年發展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現在父母的教養方式、父母的文化程度、父母間的關系、家庭關系等。
(4)人際關系緊張
學校適應不良的學生中,有很多是由于在家庭或學校集體中人際關系緊張,逐步造成心理上的壓抑,從而影響學習生活。
高中心理健康 《生物鐘,巧利用》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 福建省南平市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生物鐘,巧利用
2.內容:
晚上十點左右,到了大腦的休息時間了,可是李明還在玩手機,學習打不起精神。為何李明學習打不起精神?
請據此為高中生設計一節理健康活動課。
3.基本要求:
(1)試講時間控制在十分鐘;
(2)活動中關注學生的感受變化;
(3)試講中要注意引導性。
答辯題目1.本節課,你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你是如何實現的?
2.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輔導?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心靈故事
1.講述規則
請大家觀看PPT上呈現的故事:晚上十點左右,到了大腦的休息時間了,可是李明還在玩手機,學習打不起精神。為何李明學習打不起精神?思考你是不是睡前玩手機才能入睡?你認為應該如何合理使用手機?
2.完成活動
3.交流討論
生1:李明的大腦得不到充足的休息,導致學習打不起精神。我一直保持規律的作息,每天只在中午用手機看新聞,保持規范的生物鐘。
生2:我也有李明的困擾,影響到正常作息。我認為應當向前一位同學學習,讓大腦充分休息。
4.教師小結
人體內存在著生物節律,它具有準確的時間性,也稱之為生物鐘,生物鐘是生物體隨時間,如晝夜、四季作周期性變化的生理現象。
(二)主題活動一:心靈寶典
1.講述規則
請大家觀看介紹生物鐘的科普視頻,思考一下,從視頻中,你發現了生物鐘的哪些功能?
2.交流討論
生1:在一定的時間必須做某事,到了這個時間,你就自動會想起這件事來,比如幾點上課等。
生2:當你遇到某事時,生物鐘可以自動提示另外一個事件的出現。比如看到熊貓,你就會想到它是我們的國寶。
生3:生物鐘可以幫助我們維持做事情,比如上8個小時的班。
生4:看到害怕的事物,會逃跑,也是生物鐘的功能。
3.教師小結
生物鐘具有提示時間、提示事件、維持狀態和禁止功能。
(三)主題活動二:心靈訓練
1.講述規則
請同學們以心理學小組為單位,根據生物鐘的規律,思考哪些情況下學習或活動的效率較高,為什么會這樣?
2.交流討論
生1:我發現清晨起床后,記單詞、定律等特別快,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于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干擾。
生2:入睡前一個小時記得內容也很印象深刻,如一些難解的數學題,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加深印象。
生3:一天的時間中早上八點到十點,和下午六點到八點,精力比較充沛,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
3.教師小結
一天之內的四個學習的高效期,如果使用得當,可以輕松自如的掌握、消化和鞏固知識。大家可以根據這個規律來規劃自己的學習。
(四)總結升華
本次課程就要結束了,這節課我們知道了人體生物鐘的功能,并且知道學習的四個高效期,合理的利用這些規律規劃生活和學習。課后請大家做一張自己的生物鐘管理表,更好的規劃你的學習和生活!
【板書設計】
【答辯題目解析】
1.本節課,你的教學目標是什么?你是如何實現的?
【參考答案】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了解生物鐘的功能,通過小組討論,了解學習的四個高效期,并能夠利用這些規律合理規劃學習與生活。
熱身導入中,以身邊的小故事入手,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引出對生物鐘的好奇,初步了解生物鐘。吸引學生注意力,更好的進入教學。
主題活動一中,通過科普視頻介紹生物鐘的功能,并由學生總結概括,將較為晦澀的知識點通過視頻的方式形象生動的展現出來,完成本課的第一個教學目標。
主題活動二,引導學生進一步思考討論,何時學習效率最高,從而引出學習的四個高效期,引導學生利用好四個高效期,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2.如何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輔導?
【參考答案】
(1)指導學生制定學習計劃。
(2)指導學生科學運籌時間,善于抓住學習的最佳時機,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
(3)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學會觀察、學會記憶、以及學會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4)指導學生建立科學的學習程序,先預習后聽課、先復習后作業、先思考后發問。
(5)指導學生選擇學習環境。
(6)指導學生掌握課堂學習方法,要有聽課的積極態度,注意力集中穩定,手腦并用,勤思多問,學會記課堂筆記。
高中心理健康 《自尊心及其培養》
一、考題回顧
題目來源5月18日 湖北省恩施州面試考題
試講題目
1.題目:自尊心及其培養
2.內容
(1)你應邀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晚會,你的許多同學都給他送上了精美的禮物,而你只是送給他一個自己制作的簡陋的賀卡,他接到賀卡后不經意地丟在了一邊,這時你會怎么辦?
(2)你是一個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在一堂公開教學課上,你連續幾次舉手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但老師卻好像是視而不見,只提問那些成績優秀的同學,你會怎樣?
結合以上活動,針對高中一年級的學生設計一堂心理課,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尊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學會培養自尊心。
3.基本要求
(1)符合高中生心理發展特點;
(2)活動要圍繞教學目標;
(3)10分鐘內完成試講。
答辯題目1.你的教學思路是什么?
2.如何培養自信?
二、考題解析
【教學過程】
(一)熱身活動:長鏡頭
1.故事講述
紐約的冬天,經常會遇到惡劣天氣,大雪封路,異常寒冷,但不到萬不得已,學校決不停課,校車依然步履維艱地接送孩子上學、放學。有人問這樣做的原因,回答是:一些窮孩子家沒有暖氣,讓他們到學校來主要是為了享受溫暖,上課反倒是其次。又有人問:那為什么要求富孩子也一同前來呢?他們呆在家不就挺暖和的嗎?回答則是:如果單單讓窮孩子來,他們就會意識到自己窮,這是一種比寒冷更可怕的感覺。在生活中,有許多事需要互相幫助,在相互幫助的時候,不是以一個施舍者的姿態出現,而是充分考慮對方的接受程度和心理,采取更為人道、體貼、善意的方法,那么,好事就會辦好。
2.交流討論
(1)師:文中“比寒冷更可怕的感覺”是什么感覺?
生1:這種感覺應該是窮人的孩子認識到學校接他們去學校是因為可憐他們。
生2:認識到自己是窮人,且正在接受他人的憐憫。
(2)師:文中的“更為人道、體貼、善意的方法”指的是什么?這個故事里你得到了什么啟示?
生3:在幫助他人的時候一定要照顧他人的自尊心,不要給人一種恩賜的感覺,不是以一個施舍者的姿態出現。
生4:自尊對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我們應學會尊重他人的自尊,也應該維護自己的自尊。
3.教師小結
每個人都有自尊的需要,那自尊心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我們又應該如何培養自己的自尊心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路就在腳下》。
(二)主題活動一:心海拾貝
1.情境創設
(1)你應邀參加一個同學的生日晚會,你的許多同學都給他送上了精美的禮物,而你只是送給他一個自己制作的簡陋的賀卡,他接到賀卡后不經意地丟在了一邊,這時你會怎么辦?
(2)你是一個學習成績一般的學生,在一堂公開教學課上,你連續幾次舉手要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但老師卻好像是視而不見,只提問那些成績優秀的同學,你會怎樣?
2.交流分享
(1)師:面對以上的情境你們會如何處理?
生1:我會拿起我的賀卡,認真地向同學說:“這可是我花了大半天的時間,親手做的哦!雖然不夠精美,但卻代表了我對你滿滿的祝福。”
生2:同學的行為很傷我的自尊,但我會裝作沒有看到,大不了下次不再參加他的生日會了。
生3:若我是那位學生,可以理解老師的行為,但是自己還是會再次舉手。
(2)師:什么是自尊心,高自尊與低自尊的人有什么區別?
生4:自尊心是肯定的自我評價而引起的自愛、自重、自信的感覺。
生5:自尊心是期望獲得他人、集體和社會的尊重的情感。
生6:高自尊的人自我評價高,樂觀主動,容易快樂;低自尊的人自我評價低,容易自我貶損,苦悶,沒有自信。
(3)師:自尊在學習中有什么作用?
生7:自尊可以有助于我們克服學習中所遇到的困難,養成積極樂觀的心態。
3.教師小結
自尊心是個體由肯定的自我評價而引起的自愛、自重、自信以及期望獲得他人、集體和社會的尊重的情感。自尊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與學習的方方面面,希望大家能夠做一個高自尊的人。
(三)主題活動二:點金石
1.心理測試
請根據“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很不符合”分別記4、3、2、1分的原則(*表示反向記分,即4分變1分,3分變2分),看看下列描述是否符合自己。
(1)我感到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至少與其他人在同一水平上。
(2)我感到我有許多好的品質。
(3)歸根結底,我傾向于覺得自己是一個失敗者。
(4)我能像大多數人一樣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自己值得自豪的地方不多。
(6)我對自己持肯定態度。
(7)總的來說,我對自己是滿意的。
*(8)我希望我能為自己贏得更多尊重。
*(9)我確實時常感到毫無用處。
*(10)我時常認為自己一無是處。
總分范圍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2.交流討論
師:如何成為高自尊的人?
生1:擁有良好的品質,按社會規范要求自己,做到助人為樂、勤奮學習和見義勇為等。
生2:要尊重自己,看到自己的優點、潛力與價值,不要妄自菲薄,或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生3:合理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時,必須通過正當的渠道和行為,據理力爭,不使自己的人格被侵害。尊重他人,坦誠待人。
師:結合同學們的回答我們可以通過從堂堂正正做人、樹立自信心、善于維護自尊、尊重別人幾個方面來培養自己的自尊。
3.教師小結
自尊心是推動人不斷前進的一種動力,希望大家能夠好好培養自己的自尊,成為一個高自尊的人。
(四)總結升華:收集名言警句
收集有關自尊名言警句,制作成書簽。
【板書設計】
自尊心及其培養
一、自尊心
二、高自尊與低自尊的區別
三、培養自尊的方法
1.堂堂正正做人
2.樹立自信心
3.善于維護自尊
4.尊重別人
【答辯題目解析】
1.你的教學思路是什么?
【參考答案】
本課旨在通過活動讓學生認識自尊,了解自己的自尊水平,掌握培養自尊的方法,學做一個高自尊的人。
首先,通過案例分析,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很快的投入到課堂,還可以引出本課,突出主題。通過啟發示的提問,引導學生思考,從而認識到自尊對每個人來說都很重要,我們應該學會顧及他人的自尊和維護自己的自尊。
其次,采用了情境創設與小組討論兩種教學方法來組織教學。情境創設,不僅可以直觀呈現生活中常常遇到的問題,引起學生的共鳴,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學生能夠在活動中切身去體會與感悟;在小組討論環節,學生可以合作全面客觀去分析自尊在學生中的作用,從而引導學生更加深刻全面的認識到自尊的重要性。
之后,采用心理小測試與小組討論結合教學。通過自尊心小測試,有助于學生了解自我的自尊水平,從而幫助學生更加客觀地進行自我評價;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同學找到培養自尊心的方法,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最后,通過收集名言警句,即可加深學生對本課的印象,也利于學生時刻提醒自己做一個有自尊的人,從而實現課堂與實際相聯系的目的。
2.如何培養自信?
【參考答案】
培養自信從下面幾個方面入手:
(1)加強學習,頭腦越充實,就會越自信!
(2)學會關心身邊的朋友,友誼,讓人擺脫孤獨感,重建自信。
(3)適時運動,有力量的身體會讓你感到棒極了!
(4)幫助別人。幫助別人會讓你感到自己是一個有用的人提升自信。
(5)回憶一下最輝煌的時刻,并且把它寫下來貼在墻上,以此鼓勵自己。
(6)積極自我暗示。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