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解析:昆體良的《雄辯術原理》被稱為是“教育學的雛形”。
2.【答案】A。解析: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3.【答案】D。解析:教師通過創設良好的環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對學生進行熏陶和感染以培養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德育方法是陶冶教育法。
4.【答案】B。解析:6-9歲是個體遵守紀律的心理發展歷程中的強化階段。
5.【答案】C。解析:膽汁質的人精力旺盛,易感情用事;多血質的反應迅速,有朝氣,情緒不穩定,粗枝大葉;粘液質穩重、踏實,但比較死板;抑郁質的人則比較敏感。故正確答案為C。
6.【答案】D。解析:學習是人和動物在生活過程中。憑借經驗而產生的行為或行為潛能的相對持久的變化。
7.【答案】B。解析:直接的近景性動機是指由活動的直接結果所引起的對某種活動的動機。
8.【答案】D。解析:德育的實施順序要依據個人特點和需求進行,因此,可視具體情況。采取切合實際的方法。
9.【答案】B。解析:柯爾伯格以為道德判斷可分為前習俗水平、習俗水平和后習俗水平。每個水平包括兩個階段,習俗水平的兩個階段是尋求認可取向和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10.【答案】B。解析:模象直觀是直觀教學類型之一,指通過對實際事物的模擬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觀方式。
11.【答案】A。解析:定勢指既先于一定的活動而又指向該活動的一種動力準備狀態。定勢的發生往往是由于先前的反復經驗。
12.【答案】D。解析:有意后注意也叫隨意后注意,是由自覺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13.【答案】A。解析:模仿是學生按提示要求行動或重復被顯示的動作的能力。
14.【答案】C。
15.【答案】C。解析: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
16.【答案】B。解析:生產力對教育有決定作用,表現在生產力水平制約著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制約著教育結構的變化。制約著教育的內容和手段。
17.【答案】D。解析:蔡元培被毛澤東頌為“學界泰斗,人世楷模”。
18.【答案】A。解析:當今學校教育的重點是培養學生的能力。
19.【答案】A。解析:我國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計劃具有強制性、基礎性、科學性。
20.【答案】A。解析:教育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不會隨著國家的消亡而消亡。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