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第I部分選擇題 |
第 2 頁:第Ⅱ部分非選擇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及解析 |
四川省教師資格認定考試全真預測模擬試卷
教育心理學(A級)( 三)
(考試時間150分鐘)
第I部分選擇題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代碼填寫在題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或未選均無分。
1.下列屬于現代行為主義的教育心理學家的是( )
A.安德森
B.奧蘇貝爾
C.加涅
D.布魯納
2.學與教活動的主體是( )
A.教師
B.學生
C.教學內容
D.教學方法
3.下列哪種類型的非正式群體往往有嚴重的違反學校紀律甚至違法犯罪行為( )
A.正面型
B.消極型
C.中間型
D.破壞型
4.以人為中心的發展是教育的( )
A.首要目標
B.次要目標
C.中心目標
D.最終目標
5.隨著生理年齡的推移,作為經驗和內部相互作用的結果而在個體的整個體系內產生的機能構造上的變化過程是( )
A.疲勞
B.力衰
C.發展
D.成熟
6.皮亞杰認為人從他過去的生物方面繼承了兩種行為傾向,促使過程系統化和組成連貫系統的傾向被稱為( )
A.組織
B.適應
C.同化
D.順化
7.根據皮亞杰的認知發展分期理論,從出生至兩歲處于( )
A.感覺運動階段
B.思維準備階段,
C.思維階段
D.抽象思維階段
8.把教育目標分為認知領域、情意領域和心因動作領域三個組成部分的是
( )
A.布魯姆
B.加涅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9.下列屬于奧蘇貝爾的認知接受學習理論的是( )
A.學習是一個主動的認知過程
B.重視學習過程
C.強調內部動機的重要性
D.有意義接受學習是學生學習的主要形式
10.遷移的形式訓練說的心理學基礎是( )
A.人本主義
B.官能心理學
C.行為主義
D.認知心理學
11.遷移一詞最初來源于( )
A.桑代克
B.斯金納
C.加涅
D.布魯姆
12.關于高原現象產生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知識和方法的障礙
B.思維障礙
C.情緒和身體上的障礙
D.溝通障礙
13.根據唯物論觀點,知識的實質是事物的屬性或聯系在人腦中的反映,也是客觀現實在人腦中的( )
A.客觀反映
B.客觀存在
C.主觀映象
D.刻板映象
14.心理活動對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被稱為( )
A.注意
B.情感
C.情緒
D.意志
15.大腦神經興奮消耗能量超出恢復過程而產生的疲勞是( )
A.肌肉疲勞
B.神經系統疲勞
C.心理疲勞
D.感知疲勞
16.常常不自覺地靜默端坐,因而對外界刺激缺乏適當反應的兒童屬于( )
A.稟賦優異兒童
B.智能不足兒童
C.學習困難兒童
D.情緒困擾兒童
17.從信息加工模式的角度來看,求異思維是一種( )
A.聯結策略
B.固定策略
C.松散策略
D.搜尋策略
18.PSl系統是由下列哪位心理學家開發的( )
A.榮格
B.凱勒
C.馬斯洛
D.柯爾柏格
19.給一個班學生一項100個題目的測驗,其中一位學生得了70分,他的測驗分數是一種( )
A.測量
B.測驗
C.評定
D.評估
20.在測驗時向被測者提供一些模棱兩可的刺激,讓他在不受限制的情況下,自由作出自己的反應的測驗方法是( )
A.自陳人格測驗
B.價值測驗
C.行為觀察
D.投射人格測驗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