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材料分析題 寫作題 |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
1.地方人民政府對違反《教師法》規定,拖欠教師工資或者侵犯教師其他合法權益的,應當【A】。
A.責令其限期改正
B.給予行政處分
C.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D.對其處以罰款并責令改正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教師法》的了解。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八條第一款規定:”地方人民政府對違反本法規定,拖欠教師工資或者侵犯教師其他合法權益的,應當責令其限期改正。”因此本題選A。
2.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這說明學生具有【C】的權利。
A.安全
B.受教育
C.受尊重
D.生存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學生權利的了解。
【名師詳解】題干所述說明我國青少年兒童享有受尊重的權利,從法律關系的角度講,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本題選C。
3.教師和學生在社會道德上是【D】的關系。
A.上下級
B.平等
C.授受
D.相互促進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師生關系的認識。
【名師詳解】從社會學角度看,教師和學生都是具有獨立人格的個體,教師教會學生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自身不斷學習提高的過程,從道德層面來說,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實現共同進步,二者在社會道德上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因此本題選D。
4.下列所述不符合“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是【D】。
A.遵循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發展規律設計教學計劃
B.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
C.以實現學生的全面協調發展為教學宗旨
D.照本宣科,完全按照教材開展教學過程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認識。
【名師詳解】D項所述屬于傳統的教學觀念,不符合當代學生觀所提倡的”以人為本”,即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因此本題選D。
5.愛因斯坦說:“學校的目標始終應當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為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為一個專家。”這句話說明【B】。
A.學校要努力培養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學生Www.KaO8.C
B.君子不器
C.學校教育應以實現社會的和諧為目標
D.學校不用培養太多的專家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學校教育目標的認識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
【名師詳解】愛因斯坦的這句話是說學校應以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能力為目標。B項中的”君子不器”,是《論語•為政》篇中的話,意思是,君子”為政”要成為真正的通才,而不是成為專才、專家。此項所述與題干意思相符。因此本題選B。
6.素質教育的根本宗旨是【A】。
A.提高國民素質
B.培養四有新人
C.貫徹教育方針
D.適應市場經濟需要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素質教育的了解。
【名師詳解】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素質教育內涵的了解。所謂素質教育,即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據《教育法》規定的國家教育方針,著眼于受教育者及社會長遠發展的要求,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養受教育者的態度、能力、促進他們在德智體等方面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本題選A。
7.對依法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教師進行打擊報復,情節嚴重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B】。
A.紀律處分
B.行政處分
C.經濟處罰
D.警告處分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教師法》的認識。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對依法提出申訴、控告、檢舉的教師進行打擊報復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機關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行政處分。國家工作人員對教師打擊報復構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六條的規定追究刑事責任。”因此本題選B。
8.下列哪一項不屬于現代學生觀的范疇?【D】
A.教師要培養學生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全面發展
B.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
C.教師要尊重學生,師生之間要平等相處
D.視學生為被動的客體、管轄的對象、裝知識的容器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現代學生觀的認識。
【名師詳解】現代學生觀包括學生發展的整體觀、學生發展的主體觀、師生之間的平等觀三方面的內容。題中D項所述屬于傳統教學觀。因此本題選D。
9.教師工作的對象具有獨特品質,充滿生命活力,并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之中;教師所傳授的內容也在不斷地發展變革;教學過程又是一個復雜的動態變化過程,這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扮演【B】角色。
A.傳道者
B.研究者
C.示范者
D.解惑者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教師角色的了解。
【名師詳解】由于教師面對的教學對象的性格特點是各異的,加之教學內容也處于不斷變化之中,這就決定了教師不能以千篇一律的態度和方式對待教學工作,而應以一種發展變化的眼光,研究自己的工作對象、工作內容和工作情境。因此本題選B。
10.在義務教育階段,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B】。
A.直接開除
B.對其進行批評教育,不得開除
C.通知家長
D.對其進行懲罰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我國《義務教育法》的了解。
【名師詳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對違反學校管理制度的學生,學校應當予以批評教育,不得開除。”因此本題選B。
11.人的造血器官是【B】。
A.心臟
B.骨髓
C.脊髓
D.大腦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與生物有關的科普常識。
【名師詳解】骨髓是人體的造血組織,位于身體的許多骨骼內,成年人的骨髓分為紅骨髓和黃骨髓兩種。紅骨髓能制造紅細胞、血小板和各種白細胞。血小板有止血作用,白細胞能殺滅與抑制各種病原體,包括細菌、病毒等。因此,骨髓不僅是造血器官,還是重要的免疫器官。因此本題選B。
12.跟“一字千金”這個成語有關的人物是【B】。
A.劉向
B.呂不韋
C.司馬遷
D.劉義慶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文化常識積累。
【名師詳解】”一字千金”通常用來形容文章的價值或修辭的美妙。典出《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列傳》,呂不韋組織編纂完成《呂氏春秋》之后,將該書置于廣場,宣布對著作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后用一字千金比喻文辭精當,結構嚴謹。或用來形容價值極高的作品。亦可以用以指書法上一字價值千金。因此本題選B。
13.雅克薩之戰后,中俄雙方簽訂了中國與西方國家之間的第一份條約【C】。
A.《北京條約》
B.《南京條約》
C.《尼布楚條約》
D.《馬關條約》
【考查要點】本題主要考查考生對中國歷史上重大事件的了解。
【名師詳解】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1685—1688年),中國軍隊為收復領土雅克薩,對入侵的俄軍進行了兩次圍殲戰,這是中國對俄的第一次自衛反擊戰。這次戰役之后,清政府在做出很大讓步的基礎上,雙方簽訂了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這是清政府與西方國家之間簽訂的第一份條約。因此本題選C。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