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名詞解釋;論述題 |
二、填空題(每題1分。共10分)
1.二戰前,世界各國普遍推行__________教育制度,二戰后,綜合中學的比例逐漸增加,出現了普通教育__________化,職業中學__________的趨勢。
2.失明者通過聽覺、觸覺等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補償,這是身心發展的__________規律。
3.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的是__________。
4.教育目的對整個教育工作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評價作用。
5.在教育教學中采用“一刀切、一鍋煮”、整齊劃一的方法,違背了個體身心發展的__________。
6.__________是公民權利中最基本、最重要、內涵最豐富的一項權利。
7.德育隨社會發展變化而發生變化,具有__________,在階級和民族存在的社會則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班級目標管理是指班主任與學生共同確定班級總體目標,然后轉化為__________和__________,形成目標體系,推動班級管理的管理方式。
9.夸美紐斯主張把教學建立在__________的基礎上,這是以__________為基礎提出的教學論。
10.目標管理是美國管理學家__________提出的,是一種以__________為中心的管理。
三、名詞解釋(每小題3分,共15分)
1.測驗的信度
2.網絡教育
3.發展個性
4.設計教學法
5.心理健康教育
四、簡答題(每小題8分。共32分)
1.德育過程中應怎樣貫徹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相結合原則?
2.簡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3.教學包含哪幾方面的內容?
4.學校文化的特性有哪些?
五、論述題(第1小題10分。第2小題13分。共23分)
1.試述當代國外課程改革的發展趨勢。
2.怎樣才能做到教師主導作用與學生能動性相結合?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