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3 頁:名詞解釋;簡答題;論述題 |
第 4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答案:填空題;名詞解釋 |
第 6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代碼寫在題干后的括號內。錯選、多選、漏選均不得分。每小題2分,共10分)
1.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展經歷的過程有( )。
A.前制度化教育
B.義務教育
C.普及教育
D.制度化教育
E.非制度化教育
2.教育的雙重文化屬性指( )。
A.傳遞和深化文化
B.教育是一種文化現象
C.構成文化本體
D.教育對生產力有促進作用
E.教育促進勞動力的生產和再生產
3.中小學教育評價的內容包括以下哪幾方面?( )。
A.學生發展評定
B.管理水平評價
C.學生活動效果評價
D.教師授課質量評價
E.課程和教材評價
4.設計教學法的優點在于( )。
A.強調學科內容的科學性
B.有利于系統知識的掌握
C.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D.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E.對教學設施和條件要求不高
5.班級目標的設計依據( )。
A.國家的教育方針政策
B.學校的培養目標
C.學生的個性特征
D.班級群體的現實發展水平
E.班主任的授課領導方式
三、填空題(每題1分,共10分)
1.瑞士教育家_________認為教育目的在于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的、和諧地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
2.17、18世紀以后,出現了職業的科學家,出現了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被稱為_________。
3.發展個性是教育的理想,_________是教育的本質和真諦。
4.學生是學習的_________,是具有能動性的教育對象。
5.《決定》指出“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堅持面向_________”。
6.“課程”是指課業及其_________。
7.所謂智力,一般指人們的認識能力,即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認識活動中表現出來的那些穩定的_________。
8.測驗的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_________。
9.學校德育是思想教育、_________和道德教育的總稱。
10.班主任與家長通訊聯系方式主要有:_________、《學生手冊》或《學校家庭聯系手冊》聯系、_________、網絡聯系等。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