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3 頁:判斷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 |
第 4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 |
第 5 頁:答案:判斷題;簡答題;案例分析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D
【解析】人的身心發展的各個方面是密切關聯的,可以互相補充。
2.D
【解析】二者都過分強調了遺傳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3.D
【解析】學生文化與成人價值觀,既有差異又有相同的地方。
4.D
【解析】夸美紐斯主張“一切知識都從感官的知識開始的。”他是以個體認識論為基礎提出的教學論。
5.A
【解析】楊賢江是我國最早試圖用馬克思主義觀點研究教育問題的人,他于1930年出版了《新教育大綱》。
6.C
【解析】這是對學校貫徹教育目的的具體詮釋。
7.C
【解析】設計教學法是美國學者克伯屈提出來的。
8.C
【解析】題干所指是分組教學最突出的優點。
9.B
【解析】夸美紐斯在他的《大教學論》中對班級組織進行了論證,從而奠定了班級組織的理論基礎。
10.C
【解析】研究型課程從問題的提出、方案的設計到實施及得出結論,完全由學生自己來做,注重研究過程甚于注重結論。
11.D
【解析】這是社會本位教育目的論的主要觀點。
12.D
【解析】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道德需要道德的濡化,教育工作者的人格力量會對學生產生終身影響。
13.A
【解析】教學策略表示為達到某種預測效果所采取的多種教學行動的綜合方案。
14.C
【解析】我國當前班級管理的實踐中,采用的最多的領導方式是“教學中心”的領導方式。
15.B
【解析】學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會交往活動中形成的。
16.B
【解析】只有領會了知識,才能很好地鞏固與運用。因此,領會知識是教學的中心環節。
17.B
【解析】精神或觀念體現了學校的主導思想,所以是校園文化的核心。
18.C
【解析】杜威是最自覺、清醒地論證了直接經驗在個人成長中的意義,并將兒童個體的直接經驗加以規范和具體化為課程并付諸實踐的教育家。
19.A
【解析】學校的其他工作都是為教學工作服務的。因此,教學是學校的中心。
20.A
【解析】根據班級管理的具體運作方式,可以將班級管理分為常規管理模式、平行管理模式、民主管理模式、目標管理模式,每一種模式都包含著不同的功能和作用,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
二、多項選擇題
1.ABCD
【解析】練習課是以教學方法為依據劃分的。
2.ABCD
【解析】教育性質是教育目的反映的內容,它不能制約教育目的。
3.ABCD
【解析】制度成分屬組織文化的內容。
4.ACD
【解析】個體主觀能動性由生理、心理、社會三個層次的內容活動組成。
5.ABCD
【解析】托物言志是陶冶法的方式。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