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參考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一、單項選擇題
1.【精析】C布魯納提出“課程改革論”,主張結構化學習。
2.【精析】B在正常條件下,心理的發展總是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先后順序。發展是不可逆的,也不可逾越。
3.【精析】D社會自我基本成熟的時期在少年期。
4.【精析】D學習定勢是指學生的學習遷移往往受他的學習意圖或者學習心向的影響。
5.【精析】D根據學習動機內容的社會意義,可以把學習動機分為高尚的動機和低級的動機。
6.【精析】A先前的學習對后來的學習的影響,稱為順向遷移,同時還具有促進作用,所以屬于順向正遷移。
7.【精析】A皮亞杰認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兒童判斷行為對錯是從客觀責任向主觀責任發展的。
8.【精析】C根據練習曲線,中間會出現暫時的停頓,即高原期。
9.【精析】C組織策略是整合所學新知識之間、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形成新的知識結構。包括列提綱,列圖表等。而精細加工策略是一種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注意二者的區別。
10.【精析】A目的一手段分析是通過實現一系列的子目標最終達到總目標,以此解決問題。
11.【精析】C由道德的常識可知,學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弱。
12.【精析】D奧蘇伯爾的認知結構遷移理論認為原有認知結構對遷移的影響主要表觀在以下幾方面:學習者是否擁有相應的背景知識,這是遷移產生的基本前提條件;原有的認知結構的概括水平對遷移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學習者是否具有相應的認知技能或認知策略以及對認知活動進行調節、控制的元認知策略,這也影響著遷移的產生。
13.【精析】A合作學習是一種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策略,不同于以往以教師為中心的主導教學。
14.【精析】C教師的領導方式分為集權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種類型。這三種不同的領導方式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行為反應,從而形成不同的課堂氣氛,其中民主型的課堂氣氛最佳。
15.【精析】D觀察法的記錄方式通常有以下三種:項目檢查表、評定量表和軼事記錄。
二、填空題
16.學習過程17.常模
18.關鍵期l9.工作
20.心理模擬法21.元認知
22.學習需要23.群體凝聚力
24.前提條件25.垂直
26.前攝27.調節
28.發散29.創造性思維
30.初始狀態31.強迫觀念
32.課堂管理33.錯誤觀念
34.普雷馬克原理35.焦慮癥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