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2 頁:填空題;簡答題;論述題 |
第 3 頁:答案:單項選擇題;填空題 |
第 4 頁:答案:簡答題;論述題 |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有20個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把答案填 在題中的橫線上)。
16.教育與政治關系的演進,實質上就是政治民主化與__________演進和發展的過程。
17.在教師的聘用上,目前我國實行的是__________。
18.師生在教育內容的教與學上構成__________關系。
19.英國教育家洛克將那種既有貴族氣派,又有資產階級創業精神和才干,還有強健的體魄的人稱之為__________。
20.__________的建立,是制度化教育的典型表征。
21.文化傳承的主要手段是__________。
22.學校物質文化有兩種表達方式:一是__________,二是設施文化。
23.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__________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的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
24.教育現象指人類各種教育活動的__________表現形式。
25.作為獨立存在的社會實踐部門的學校教育,是在__________社會才出現的。
26.在教與學構成的一對矛盾中,__________是矛盾的主要方面。
27.歐洲封建社會里,曾出現過教會教育和__________教育兩種有代表性的教育體系。
28.教師備課要求寫出三種計劃;這三種計劃是學期(或學年)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和__________計劃。
29.處分分為警告、__________、留校察看、開除學籍等。
30.中國實行的第一個現代學制被稱為是__________。
31.教育活動的出發點和依據是__________。
32.德育包括政治教育、__________和道德教育。
33.課程的組織方式或設計課程的種類被稱為__________。
34.馬克思、恩格斯在全面研究人類社會發展歷史的基礎上指出人的片面發展的根本原因在于__________。
35.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是__________。
三、簡答題(本大題共有5道小題,每題6分,共30分)。
36.怎樣認識教學過程的本質?
37.制定課程目標的依據是什么?
38.簡述學校教育的特點。
39.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的基本觀點是什么?
40.簡述制約課程的主要因素。
四、論述題(本大題有2道小題.每題10分,共20分)。
41.結合實際談談德育過程中知情意行的相互影響。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