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頁:參考答案 |
一、單項選擇題:
1、C 2、B 3、C 4、A 5、C 6、B 7、B 8、A 9、C 10、D
二、多項選擇題:
1、AB 2、ACD 3、ACDE 4、ABCDE 5ACE 6、ABCD
7、ABE 8、ABCDE 9、AE 10、ABCDE
三、填空題:
1、教育是培養人的活動 2、學校文化 3、遺傳素質 4、勞動技術教育
5、課程的研究者 6、師生關系 7、教科書 8、班級規則建設
9、1995年9月1日 10、工資待遇
四、簡答題:
1、教育學就是研究教育現象和教育問題,揭示教育規律的科學。教育規律就是教育內部諸因素之間、教育與其它事物之間的具有本質性的聯系,以及教育發展變化的必然趨勢。
2、第一,義務教育標志著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又會不斷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各國制定義務教育制度的年限,基本上是由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所決定的。
第二,義務教育既能體現著一個國家現代文明的水平,又會促進現代文明的提高。
第三,義務教育既可以保障公民的基本權利,又可以培養公民的法律意識、
3、教學目的明確;教學內容正確;教學方法恰當;教學組織得好;師生互動得好;教師要有全面扎實的教學基本功。
4、小學教育、初級中等教育、初級中等職業教育
五、論述題:
1、(一)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整個教學活動起引導和組織作用。
(1)教師的主導作用是由其職責決定的。教師是一定社會的代言人,在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對個人發展的要求。
(2)教師的主導作用決定著學生的學習質量。教師的思想品德端正,業務知識深厚 ,教學經驗豐富,主導作用就發揮的充分,教學就會有較高的質量。
(3)教師的主導作用決定著學生學習的注定性和積極性的發揮。教學過程中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名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但對于學生學習的自覺程度、主動積極性能否充分發揮,教師卻起著重要的作用
(二)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主體地位
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動的指定對象,但是,在教育過程中主體與客體的關系,不僅表現為主體對客體的作用,也表現為客體對主體的能動作用。因此,受教育者不僅以其自身的發展規律規定著教育者的互動,而且還以自身的意識、意志作用與教育者,同時,受教育者在教育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各種思想情緒,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教育者。
(三) 教學中應該防止兩種傾向
如何處理教學中的師生關系,曾出現過兩種片面的認識。以赫爾巴特為代表的傳統教育派認為,教師在教學中處于中心地位,主張樹立教師的極大威信,卻忽視學生的主動性,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出精神和創造才能。以杜威為代表的現代教育派則主張,把學生變成教學的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教育的一切措施都是圍繞學生轉動。上述兩種觀點,都是把教師的主導作用于學生的主動性對立起來,都勢必會影響著教育質量。因此,在實際的師生交往過程中,應該防止這兩種傾向,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