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預測試題 |
第 3 頁:答案及解析 |
二、辨析題
1.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育與經濟的相互作用”,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錯誤。政治制度決定著社會成員的受教育權利;在一個國家什么樣的人接受什么樣的教育,基本上是由政治決定的,政治制度決定了教育的性質。
2.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創造性思維”,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正確。要確保思維的流暢性、靈活性和獨創性,知識經驗是必不可少的。知識經驗是思維的原料,從這個意義上來講,知識經驗越多,創造性思維產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3.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錯誤。新課程雖然強調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但同時也注重教師的指導作用。
4.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美育的含義”,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錯誤。美育也稱審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養學生認識美、愛好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關育要通過各種藝術以及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來進行,通過藝術進行的美育就是藝術教育。由此可見,藝術教育只是美育的一部分。
5.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德育的途徑”,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熟悉。
【參考答案】正確。德育途徑主要包括直接的道德教學和間接的道德教育,直接的道德教學包括思想品德課和時事政治課。間接的道德教育包括思想教育外的其他各科教學、活動課程和課外活動等一些教學形式。所以,德育普遍存在于一切教學之中。
三、簡答題
1.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模像直觀”,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所謂模像直觀,即在對事物的模像的直接感知基礎上進行的一種直覺的能動反映。例如,各種圖片、圖表、模型、幻燈片和教學電影電視的觀察和演示,均屬于模像直觀。模像直觀的優點:模像直觀的對象可以人為制作,因而模像直觀在很大程度上擴大了直觀的范圍,提高了直觀的效果。模像直觀的缺點:由于模像只是事物的模擬形象,而非實際事物本身,因此模像與實際事物之間有一定距離。
2.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學_T-作的基本環節”,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掌握。
【參考答案】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包括: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課外輔導與答疑、學業成績的評價。
3.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理念”,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出發,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對師生關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系具有以下特點:
(1)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系應當是民主平等、互相尊重的關系。在新型的師生關系中,教師與學生的人格是完全平等的,師生是“同一個戰壕里的戰友”,教師必須樹立民主平等的思想,并積極營造教育民主的氛圍。教師不再是居高,臨下地教導學生,而是以一個引路人的角色來幫助、點撥學生。
(2)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系應當是和諧融洽、充滿濃郁感情色彩的關系。師生關系和諧融洽,能夠使學生感受到自己的價值,充滿自信,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智慧潛能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教育教學工作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良好的師生關系還可以減少學生心理疾患、減輕學生各種心理負擔。由此可見,情感不但是師生關系的潤滑劑,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助推劑,更是學生心靈世界的支撐點。
(3)新課程理念下的師生關系應當是互相學習、共同發展的關系。教師應該抱著謙虛的態度,做學生學習的合作者、促進者,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教師可以憑借自己的傳統經驗引導學生,學生也可以憑借自己的敏銳和朝氣影響教師;教學不再是教師生硬的灌輸,而是師生之間智慧與智慧的啟迪、思維與思維的碰撞,是師生之間共同探討、共同成長、共同走過的一段美好歷程。
4.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心智技能的培養”,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1)確立合理的心智技能原型。心智技能一般存在于有著豐富經驗的專家頭 腦之中,由此模擬確立模型的過程實際上是把專家頭腦中觀念的、內潛的、簡縮的經驗“外化” 為物質的、外顯的、展開的活動模式的過程。
(2)有效進行分階段練習。由于心智技能是按一定的階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訓方面必須分階段進行練習才能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為提高分階段練習的成效,必須充分依據心智技能的形成規律,采取有效措施。一是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二是注意原型的完備性、獨立性和概括性。三是適應培養的階段特征,正確使用語言。四是在培養過程中要注意學生的個別差異。
5.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課堂問題行為產生的主要原因”,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掌握。
【參考答案】(1)學生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適應不良、厭煩情緒、挫折與緊張、困擾情緒的宣泄、尋求注意與地位、過度活動以及性別差異等。
(2)教師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師的教學技能、教師的管理方式、教師的威信等。
(3)環境方面的因素,主要包括大眾傳播媒介、家庭環境、課堂座位的編排方式、課堂的物理環境等。
四、材料分析題
1.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課堂紀律及其管理”,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理解。
【參考答案】我的基本態度是:課堂確實需要紀律,但課堂氣氛更加重要。課堂紀律要有助于營造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符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容納學生的不同個性。學生的動作與聲音是學生成長的一部分,學校教育應適應學生的發展,允許學生比較自由地參與教學活動。動作和語言是學生情緒、情感的伴隨物,在激烈的討論中學生可以表達自己內心的喜悅、憤怒、遺憾和沮喪。教師要與學生分享這種情感。我的常規做法是:不追求課堂的絕對安靜,保持稍微的喧鬧。改變課堂的權威結構和主體定位,即由教師作為權威的主體和偏向于教師的權威結構向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師生民主平等的權力結構轉變。
2. 【考查要點】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教師期望效應”,這部分知識需要考生了解。
【參考答案】上述案例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即“教師期望效應”。在教育過程中,教師如果對學生充滿信心,抱著對學生極大的期望去教育學生,學生將感受到這種期望,并將這種期望轉化成一定的動力,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學生在智力、情感、個性等方面一定會得到迅速發展。“羅森塔爾效應,,告訴我們,對一個人傳遞積極的期望,就會使他進步得更快,發展得更好。反之,向一個人傳遞消極的期望則會使人自暴自棄,放棄努力。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