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單項選擇題 |
第 3 頁:多項選擇題 |
第 4 頁:判斷題 |
第 5 頁:簡答題、案例分析題、論述 |
第 6 頁:參考答案 |
11.我國義務教育可分為( )
A.學前教育和初等教育兩個階段
B.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兩個階段
C.初級中等教育和高級中等教育兩個階段
D.學前教育、初等教育和初級中等教育三個階段
12.教育法規(guī)的評價作用一是指教育法規(guī)具有客觀性;二是指教育法規(guī)具有( )
A.真實性
B.主觀性
C.判斷性
D.有效性
13.聽課不是目的,( )才是聽課的根本所在。
A.教育行政和教學業(yè)務部門檢查
B.對教師做定性評價
C.以聽課為手段來進行教學評價、教學研究
D.觀察教學行為
14.教案按形式可分為( )
A.詳細教案和簡要教案
B.條目式教案和表格式教案
C.具體教案和抽象教案
D.試驗型教案和理論型教案
15.課堂里某些占優(yōu)勢的態(tài)度與情感綜合狀態(tài)稱為( )
A.課堂氣氛
B.課堂紀律
C.群體規(guī)范
D.課堂人際關系
16.采用班級最早的雛形是在( )
A.京師同文館
B.京師大學堂
C.石室學堂
D.天津北洋學堂
17.下列關于教與學的說法中更準確的是( )
A.教師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
B.教與學是辯證統(tǒng)一的整體
C.教與學是相互作用的
D.是師生相互聯(lián)系的活動
18.“跳一跳,摘桃子”是講教學目標的設計要( )
A.內容具有科學性和思想性
B.便于檢測
C.系統(tǒng)完整
D.難度適中
19.教學評價是指( )
A.等同于教學價值
B.評價主體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統(tǒng)一的教學活動整體或局部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
C.對教師的教進行的客觀的有力的測評并上交有關部門的過程
D.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進行的評價過程并登記入冊
20.三結合的教育一般是指( )
A.學校、家庭、社會教育三結合
B.班主任、科任老師和家長教育三結合
C.校長、教師和家長教育三結合
D.遺傳、環(huán)境和學校教育三結合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