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解析 |
填空題
21. 系統解析:行為規范
22. 系統解析:基本概念方法
23. 系統解析:負強化
24. 系統解析:有意義接受學習論 發現學習論 結構
25. 系統解析:班級 規模 班級的性質
26. 系統解析:直觀材料 事例
27. 系統解析:處理和轉換
28. 系統解析:凝聚力
29. 系統解析:自我體驗自我監控
30. 系統解析:發現教學 情景教學
名詞解釋
31.
系統解析:學習遷移也稱訓練遷移,指一種學習對另一種學習的影響,或習得經驗對完成其他活動的影響。
32.
系統解析:教學評價是指有系統地收集有關學生學習行為的資料,參照預定的教學目標對其進行價值判斷的過程,其目的是對課程、教學方法以及學生培養方案作出決策。
33.
系統解析:教學反思即對教學經驗的反思,又稱反思性實踐或反思性教學,這是“一種思考教育問題的方式,要求教師具有作出理性選擇并對這些選擇承擔責任的能力”。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成長。他還指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只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如果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發展將大受限制。
簡答題
34.
系統解析:一是預防精神疾病、保障學生心理健康的需要;二是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促進其人格健全發展的需要;三是對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工作的配合與補充。
35.
系統解析:(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2)正確運用變式。(3)科學地進行比較。(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況。
36.
系統解析:其一,學習觀。學習的實質是主動地形成認知結構,包括獲得、轉化和評價三個過程。其二,教學觀。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促進學生對學科結構的一般理解,在教學中應遵循動機原則、結構原則、程序原則和強化原則。
37.
系統解析:計算機輔助教學具有以下幾個優越性:(1)交互性,即人機對話。學生可根據自已的學習情況選擇學習路徑、學習內容等。(2)即時反饋。(3)以生動形象的手段呈現信息。(4)自定步調。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