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11.一位語文教師在上新課之前讓學生復習了以前的內容——“濁”這個字,而“濁”字右邊的“蟲”正好是今天學的字“繭”的下面的部分,當學生再學“繭”這個字時就容易多了。這位語文教師運用的教學原則是( )。
A.直觀性原則
B.鞏固性原則
C.啟發性原則
D.因材施教原則
12.( )使遺傳提供的發展的可能性轉變為現實。
A.環境
B.教育
C.社會
D.實踐
13.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倡導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則是指( )。
A.知行統一原則
B.尊重信任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
C.教育影響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則
D.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14.身處教育實踐第一線的研究者與受過專門訓練的科學研究者密切協作,以教育實踐中存在的某一問題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合作研究,再把研究結果應用到自身從事的教育實踐中的一種研究方法,這種研究方法是( )。
A.觀察法
B.讀書法
C.文獻法
D.行動研究法
15.關于掌握知識和發展智力的相互關系,一般認為智力發展是掌握知識的條件,而掌握知識則是發展智力的( )。
A.惟一選擇
B.內容
C.途徑
D.基礎
16.德育方法中的說服法包括( )。
A.講解、談話、報告、參觀 8.講解、談話、討論、參觀
C.講解、談話、示范、參觀
D.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
17.獎勵和懲罰屬于德育方法中的( )。
A.比較法
B.榜樣法
C.自我教育法
D.品德評價法
18.班集體形成的主要標志之一是( )。
A.成立了班委會
B.開展了班級工作
C.形成了正確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D.確定了班級工作計劃
19.下列關于活動課程描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以兒童為中心,依據兒童當前的興趣與需要來設置課程
B.活動課程即是通常所講的課外活動
C.課程組織心理學化,要求按兒童心理發展的順序與特點來組織課程
D.打破學科界限,按活動主題來組織學習經驗
20.課外活動的基本特點是靈活性、自愿性和( )。
B A.自主性
B.隨意性
C.規范性
D.強制性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