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題及答案(2)第5頁由教師資格考試欄目提供,查找更多2014教師資格<中學教育知識與能力>試題及答案(2)第5頁請訪問jiaoshi.exam8.com"> 試題及答案(2)第5頁,考試吧" />
第 1 頁:試題 |
第 4 頁:參考答案 |
二、辨析題(答案要點)
1.這種說法是正確的。遺傳素質是指從上一代繼承下來的生理解剖上的特點,如機體的形態、結構以及器官和神經系統的特征等。這些遺傳素質是先天的,與生俱來的。人的發展就是在人類特有的遺傳素質基礎上展開的。遺傳素質是人的身心發展的前提,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可能性,但不能決定人的發展;遺傳素質的成熟機制制約著人的身心發展的水平及階段。
2.這種說法是正確的。(1)學生思想品德的任何變化,都依賴于學生個體的心理活動。任何外界的教育和影響,都必須通過學生思想狀態的變化,經過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才能發生作用,促使學生品德的真正形成。(2)在德育過程中,學生思想內部的矛盾斗爭實質上是對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綜合過程。教育者應當自覺利用矛盾運動的規律,促進學生思想矛盾向社會需要的方向轉化。(3)學生的自我教育過程.實際上也是他們思想內部矛盾斗爭的過程,斗爭的過程也是學生品德不斷發展的過程,這一規律要求教育者高度重視培養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發揮學生在德育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
3.這種說法是不正確的。精神狀態與注意力的變化模式的三種:(1)先高后低。很多情況下,個體在學習工作的最初階段精神狀態往往是最好的,此時有足夠的動力與精力,因此注意力在工作的起初也最容易集中到注意對象上。然而隨著工作的進程,精神狀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下降,注意力也隨之降低。這是一種先高后低的模式。(2)先低與后高。個體在工作學習的開始階段還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受到各方
面新異刺激的干擾,因此此時的注意力往往不是很高。但是隨著工作的進程,環境的熟悉性逐漸增加,在更加放松和熟悉的狀態下注意力會逐漸提升。(3)中間高,兩頭低。個體在工作的開始階段需要適應環境,避免刺激的干擾,而工作即將結束時也會有心態的起伏、精力的衰減,因此在學習工作的最初和最后階段其精神狀態都沒有達到最佳,注意力也因此受到影響。與此對應,在工作的中間階段屬于個體最佳的精神狀態和注意力最集中的時刻。
4.這種說法是正確的。信度是指一個測驗量表的可靠程度(或可信程度)。效度是指一個測驗工具希望測到某種行為特征的有效性與準確程度。信度是效度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可信的測驗未必有效,而有效測驗必定可信。
三、簡答題(答案要點)
1.經驗課程,是指圍繞著學生的需要和興趣、以活動為組織方式的課程形態,即以學生的主體性活動的經驗’為中心組織的課程。經驗課程以開發與培育主體內在的、內發的價值為目標,旨在培養具有豐富個性的主體。學生的興趣、動機、經驗是經驗課程的基本內容,其主導價值在于使學生獲得關于現實世界的直接經驗和真切體驗。
2.(1)班集體形成的階段:①組建階段;②形核階段;③發展階段;④成熟階段。
(2)班集體培養的方法:①確定班集體的發展目標;②建立得力的班集體核心;③建立班集體的正常秩序;④組織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⑤培養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
3.(1)調查法;(2)觀察法;(3)會談法;(4)作品分析法;
(5)心理測驗法;(6)心理投射法。4.(1)自我認識的主動性、全面性和概括性;
(2)自我體驗的敏感性、豐富性和矛盾性;(3)自我調控的自覺性、獨立性和薄弱性。
相關推薦:
北京 | 天津 | 上海 | 江蘇 | 山東 |
安徽 | 浙江 | 江西 | 福建 | 深圳 |
廣東 | 河北 | 湖南 | 廣西 | 河南 |
海南 | 湖北 | 四川 | 重慶 | 云南 |
貴州 | 西藏 | 新疆 | 陜西 | 山西 |
寧夏 | 甘肅 | 青海 | 遼寧 | 吉林 |
黑龍江 | 內蒙古 |